目前,農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經費缺乏。全社會也遠未形成艾滋病防治的社會氛圍和運行機制。農民工的艱苦的生存環境及其自我保護能力的缺乏,都使這一群體面臨艾滋病嚴重威脅時異常脆弱。而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又容易成為艾滋病從城鎮向農村傳播的橋梁。建議:
1、盡快實施“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工程”, 建立艾滋病人早發現早治療的機制。按照屬地原則將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工程有效地結合到建設各地“衛生強市”的農民健康工程、艾滋病防治總體規劃和城市社區醫療服務體系中去。
2、預防農民工艾滋病前提是必須形成全民防艾的社會體系。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各部門“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工程”長效協調工作機制,投入專項經費。各級艾滋病防治領導協調機構、宣傳、衛生、農業、建設、勞動和社會保障、人口計生、工商部門及工會、團委、婦聯、工商聯組織要明確專人負責,按照各自分工,團結協作。
3、各地防治艾滋病領導協調機構建立監督檢查機制, 加強對工程實施的指導和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工程目標和任務的如期完成。政府主導到位,社會力量配合,徹底改變衛生部門單打獨斗的農民工艾滋病防治格局,形成全社會群防群治的格局。
4、做好防治艾滋病的全傳教育工作。對待不同的農民工群體對象,宣傳教育側重應有不同。在宣傳形式應盡可能多樣化,讓農民工易于接受。可通過艾滋病預防巡回展覽,發放彩色漫畫形式的艾滋病知識宣傳手冊,發放聯系卡,舉辦艾滋病防治咨詢和講座以及免費發放安全套等形式,向廣大農民工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等。對廣大男性青年農民工應進行性健康教育。對女性農民工應強調性行為輕率對女性的危害性要遠遠超出男性,重視婦女生殖健康生育,特別是加強保護自己不受性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教育。
5、制定關于預防艾滋病的公益廣告的相關規定。對預防艾滋病的公益廣告可制定相關規定。建議政府采用街頭廣告形式擴大防艾宣傳面。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在車站、碼頭、機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及旅客列車和從事旅客運輸的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顯著位置,設置或者張貼防艾廣告,組織發放防艾宣傳材料。
6、相關職能部門對所屬行業社會單位或基層單位要將農民工艾滋病防治工程情況納入管理工作考核,確保農民工艾滋病防治工程達到預期目標, 2010年底達到農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85%以上,提高農民工主動接受宣傳、檢測及治療的積極性。
7、豐富農民工業余文化生活。盡可能解決農民工的回家探親問題,對配偶來單位探親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照顧,多安排一些“探親房”。
(人民網記者 鄧志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