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內容:“最近不要在外面吃東西!尤其是燒烤的東西,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在全國部分城市通過竹簽挑破自己皮膚沾血滴入食物來傳染他人。已經有部分大學生感染,請轉告你關心的每個人。”近日,一條提醒注意飲食安全的短信在市民之間廣為傳遞,其中的內容引起了不少燒烤愛好者的集體恐慌,不少市民更是因為吃過烤肉而上醫院檢查。
吃帶有艾滋病毒的食物是否會感染艾滋病?記者就此走訪了艾滋病防治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蔡衛平,蔡衛平提醒市民:艾滋病不會通過食道傳染,市民無須恐慌。
類似短信全國都有
“這些短信應該是一些人故意(發放)的,如果這是真的,政府也會第一時間向市民提醒,這類短信就是利用了人們對艾滋病理解的誤區引起騷動,大家千萬不能上當。”不少收到短信的市民都表示不可信。記者在網上發現,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事件和類似的短信流傳,版本也不盡相同,“西瓜被人注入艾滋病血液,導致大量顧客中招”;“有人專門在人群密集地方用帶有病毒的針頭扎人”等等都言之鑿鑿,在各地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但過了一段時間后都銷聲匿跡,被證明是謠言。
“飲食不會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一般不會通過食道感染,就算吃下帶有艾滋病病毒的食物,胃中大量的胃酸也會將病毒一一殺死。”蔡衛平告訴記者,和肝炎等傳染性強的病毒不同,艾滋病具有很強的可預防性,艾滋病病毒(HIV)在體外環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殺死,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后,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干燥或通常用的化學清潔劑、消毒劑如碘酒、酒精,或醫院中經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藥品都可以殺死這種病毒,甚至用自來水沖刷,水中的余氯就會使它失去活性。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過空氣、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觸傳播。艾滋病病毒也不能在蚊蟲體內生存,不能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仔細推敲這個短信,你就會發現是不真實的,燒烤時間比較長,病毒無法存活那么久,再加上100攝氏度高溫的沸水就能將艾滋病病毒殺死,燒烤時火的溫度更高,所以吃燒烤感染艾滋病完全不可能。”
不少市民了解到接吻也會導致艾滋病,于是認為得了口腔潰瘍吃燒烤的話也有可能致病,對此,蔡衛平解釋:“口腔潰瘍的人和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接吻是有可能致病,但這有個前提,要有足量的病毒,少量病毒是不會致病,幾滴血液上所攜帶的病毒不會讓人感染艾滋病。吃東西得艾滋病,除非你有口腔潰瘍,然后你還迅速喝下了大量的新鮮帶毒血液,可這完全是不可能發生的,市民完全不必慌張。”
目前只有四種方式傳播艾滋病毒
性交傳播
血液傳播
共用針具傳播
母嬰傳播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