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一場橫跨閩鄂的愛心接力,今天將從廈門機場展開。廈門大學材料實驗室青年教工黃金秋,今日飛赴武漢,將造血干細胞,移植給遠在武漢的白血病少年。據悉,這是廈門首例出省捐贈。
對即將到來的捐贈,來自泉州的黃金秋充滿期待
一次獻血經歷
盟發捐贈念頭
昨日下午,記者找到了這位愛心使者,畢業于廈門大學材料系,現為該校材料學院實驗室的青年教工黃金秋。
他今年23歲,來自泉州永春,2006年廈大畢業后,成績優秀的他,被留在材料學院實驗室,協助教師和學生做實驗工作。
捐贈干細胞的最初動機,要追溯到6年前。他說,2002年底,學校組織一次獻血,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一點小小的捐贈,將給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帶來生機。
2005年7月,小黃終于如愿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和中國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備了案。
今日下午飛武漢
移植干細胞
去年11月,中華骨髓庫福建省庫通知小黃,武漢一個患有白血病的16歲男孩經過初配型,和小黃吻合。隨后,在廈門紅十字會的聯系和安排下,12月,小黃做了高分辨檢查,今年1月份又做了體檢。中華骨髓庫表示,經過抽血檢查特征后,發現兩者非常合適,小黃當即表示同意捐贈。
但由于要等武漢的病人在合適的時間,干細胞才能進入體內,因此小黃一直在等待著。
據廈門紅十字會介紹,這是廈門首例出省捐贈造血干細胞的案例,因此引起廣泛重視,在廈門,有9例捐贈干細胞,但以前都是在福州抽取,然后空運到所在城市,只有這次是捐贈者親自到外省捐贈。
按照安排,今天下午2點半,小黃將啟程直飛武漢。到武漢后,他馬上進入武漢市中心醫院,骨髓采集時間為4月1日。隨后,干細胞將被送到武漢協和醫院的小男孩體內。
據悉,根據慣例,他們將被分開在不同的醫院,而且3年內不得見面。
他心動過緩
仍挺過體檢
廈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介紹黃金秋時,講了一些感人的故事。
當初體檢時,小黃被醫生確診為心動過緩,有一次在實驗室工作的過程中,他曾經暈倒在地上。
為了確保自己身體沒事,能夠順利捐干細胞,他自己掏錢,做24小時心臟檢測,忍著惡心、嘔吐,接受了食道電聲檢查。這一檢查,是把管子從食道一直插到心臟,然后通電放電。堅強的小黃,挺了過來,通過檢查。
小黃的哥哥是名醫生,他鼓勵小黃,捐贈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沒有傷害。
如今,小黃已做好一切準備,就等著捐贈這一天的到來。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