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 羅秋近)一年半前,她被確診為晚期惡性淋巴腫瘤,開始了長達1年的化療;3個月前,她住進了醫院,準備接受骨髓移植手術;2個月前,由于無力承擔巨額的醫療費用,她向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發出了求救短信;57天前,她做了手術,被送進了醫院的重癥病房,和死神堅強抗爭;36天前,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管林根在網上發貼呼吁為她捐款,短短一個月,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為她捐出了30多萬元善款,解決了她的醫療費用;1天前,她終于走出了重癥病房,暫時逃脫了死亡的威脅。
這是深圳優秀女工鄧婉茹的故事。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她和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管林根之間的生死接力,在深圳產生了不小的震蕩。
癌癥女工 發出求救短信
今年33歲的鄧婉茹1993年從河源老家來到深圳,在深房百貨一家琴行賣琴。鄧婉茹在這家琴行一干就是12年,其間有不少商家高薪“挖墻腳”她也不跳槽。2005年深圳市舉行第二屆優秀外地來深建設者評選,鄧婉茹與“愛心大使”叢飛一起被選為“優秀外地來深建設者”。
然而命運卻總是捉弄人。2005年深房百貨倒閉,鄧婉茹下崗了,當年年底不幸被確診為晚期惡性淋巴腫瘤,2006年春節前,鄧婉茹住進醫院,做了十幾次化療。對于因為失去工作而沒了社保的鄧婉茹來說,巨額的醫療費用成了沉重的負擔。為了給鄧婉茹治病,全家傾其所有,已經出嫁的姐姐低價賣掉了位于福田區的房子,兩個弟弟也將所有的積蓄拿了出來,還為她捐獻了骨髓。今年3月中旬,就在鄧婉茹即將進行骨髓移植的前一周,迫于家里已無力負擔她高昂的醫療費用的困狀,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發出了求救短信:“我叫鄧婉茹,是第二屆優秀外地來深建設者,我不幸患上了惡性淋巴腫瘤,但我出生在普通家庭,醫療費用太高,請政府救救我,我還想繼續為深圳做貢獻。”
勞動保障局長 網上發帖為女工募捐
求救短信打動了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所有工作人員的心。該局局長管林根召集有關局領導開會研究決定:鄧婉茹是數百萬農民工的優秀代表,一定要盡全力挽救她。在采取相關政策措施的同時,該局發起了給鄧婉茹捐款的活動。4月17日上午,深圳勞動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到醫院看望了鄧婉茹,并將全體員工首筆6萬多元捐款交到了鄧婉茹父親手上。
“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深圳不會忘記她,我們會盡力幫助她。”4月17日下午,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管林根以個人名義在深圳新聞網論壇發帖《救救癌癥女工鄧婉茹》,呼吁“愛心人士每人捐出10元,幫助鄧婉茹戰勝病魔。”據了解,局長上網發帖呼吁獻愛心,在深圳尚屬首次。帖子發出后,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引起關注,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為鄧婉茹捐款,《工人日報》、新華網等全國性的媒體都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相關鏈接
癌癥女工鄧婉茹走出重癥室 有望兩個月后出院
癌癥女工向勞動部門求救獲捐款
勞動保障局長網上發貼:救救癌癥女工鄧婉茹
局長呼吁引來關注 筆筆捐款搶救優秀患癌女工
深圳癌癥女工鄧婉茹骨髓移植初步成功
癌癥女工鄧婉茹家人網上發出"感謝信"
媒體關注 籌集善款30多萬
4月21日上午,管林根到北大醫院探望了仍在重癥病房隔離治療的鄧婉茹。隔著厚厚的防護玻璃,管林根向鄧婉茹表達問候:“現在全社會的人都在關注著你,大家都自發為你捐款,你放心養病,醫療費用保證沒有問題。”鄧婉茹深受感動,眼含熱淚告訴管林根:“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和幫助,等我病好了,還要為深圳做貢獻。”
在管林根的呼吁和媒體的報道下,深圳涌現了一股不小的捐款熱潮:廣東公安邊防七支隊十八中隊的35名官兵,拿出了自己每月為數不多的津貼,給鄧婉茹捐了1609元;華潤(深圳)有限公司員工捐出善款2萬元;30名第二屆優秀外地來深建設者捐款6200元;署名為“一個外來工”的愛心人士親自到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替鄧婉茹交了2000元醫療費后離去;5歲的小女孩羅佳妮捐出了200元壓歲錢……短時間內,社會各界就捐出了30多萬元的善款,鄧婉茹的醫療費用基本得到解決。
手術成功 鄧婉茹有望獲得新生
“感謝深圳市各界人士對我女兒鄧婉茹的關心,是你們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溫暖的手,拯救我們于水火之中,是你們給了我女兒鄧婉茹第二次生命。”4月29日下午,鄧婉茹的家人在深圳新聞網論壇發出《鄧婉茹一家的感謝信》,感謝社會各界對鄧婉茹的關心和幫助。信中詳細介紹了鄧婉茹的病情、治療情況,以及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知道鄧婉茹的病情后,呼吁社會各界對其進行救助的經過。在這封感謝信中,鄧婉茹的父親說:“現在,我們深深感到,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是溫暖的,感到社會上處處充滿著友情,充滿著愛,尤其感到深圳市的陽光最燦爛。”
5月23日,在一場暴雨過后,深圳露出了最燦爛的陽光。這天上午,在重癥監護病房呆了56天的鄧婉茹,終于轉入無菌室繼續接受治療。北大深圳醫院血液科醫生告訴記者,鄧婉茹是深圳首例患惡性淋巴腫瘤做異經干細胞(用他人骨髓進行移植)治療獲得成功的病人,目前,其病情非常穩定,沒有出現排斥現象,但仍需要監護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如無異常現象,兩個月后鄧婉茹就可以出院了。
思考:破解“救一個人容易,救一群人難”
相信這個消息讓很多關心、幫助過鄧婉茹的人感到高興。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救一個人容易,救一群人難”,“如何救助更多的鄧婉茹”成了社會和政府無法回避的問題。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管林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發帖一方面是希望網民們、有愛心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鄧婉茹,同時也呼吁企業能更加重視員工社保工作,將此做為員工生并受工傷時能及時得到救助的屏障。鄧婉茹事件的主旨是呼吁廣大員工重視社保,推進社保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在發帖呼吁網友“救救癌癥女工鄧婉茹”的同時,管林根還在帖子中提到:“盼望在各方的努力下,深圳能夠早日成立癌癥(或大病)慈善基金,接受社會的捐贈,用于救助不幸患上癌癥(或其他大病)而陷入困境的在深建設者。”
不少市民和網友也呼吁深圳能建立完善的社保體制和大病救助機制,還有言論認為:“救一個人,可以靠一次聲勢浩大的愛心援助;而救有類似遭遇的一個群體,則必須靠完善的醫保制度,包括基本的醫療保障及大病救助機制等。”大家相信,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深圳社保體制的完善和大病救助機制的建立,將會惠及更多的人們。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