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方網
抑制ITK蛋白質活性 隔斷病毒通道
美科學家發現防艾新招
美國科研人員28日發表一項研究結果稱,人體中一種蛋白質失去活性后能幫助人體抵抗艾滋病病毒,這為防治艾滋病帶來新的希望。
這份研究報告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起草,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研究人員發現,當借助化學和基因抑制劑令人體T細胞內一種名為ITK的蛋白質失去活性后,在T細胞內注入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時,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出現下降的趨勢。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帕梅拉·施瓦茨貝里說:“我們很激動我們的研究能得到這種成果。抑制ITK蛋白質能夠降低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的通道的活性,借此抑制或減少艾滋病病毒的復制。”
報告同時指出,這種做法“不會明顯影響T細胞正常存活的能力”,而且白鼠實驗發現,體內ITK蛋白質受抑制的實驗鼠也能抵御其他病毒感染。
艾滋病病毒會感染T細胞,然后大量復制,借此進入人體免疫系統。如果ITK蛋白質失去活性,那么艾滋病病毒就無法借助T細胞復制,從而擴散的速度將減緩。
現今大多數防治艾滋病的方法主要針對造成感染的病毒蛋白質,讓艾滋病病毒的復制過程減慢,減少對免疫系統的損害。
但由于艾滋病病毒能夠出現多種變異,由此產生的抗藥性會讓這種治療方式失效。因此目前仍沒有能夠完全治愈艾滋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