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聽話”的孩子
楊志剛2002年3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出于好奇獻了第一次血,從那時開始,六年來,他無償獻血的次數達到了22次之多,1.2萬毫升的獻血總量居全上饒市無償獻血者之冠。
“你這孩子,咱家還不至于窮的要你去賣血吧?”年近花甲的雙親聽到兒子獻了血,極為生氣地責備起了年僅25歲的大兒子。
六年了,二老始終不能明白兒子為什么僅能因為一次好奇而無怨無悔,楊志剛也依舊在父母一次次的不理解和責罵中,堅持著……
“我覺得一個青年人,應該時刻想著為別人、為社會做點什么;但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干啥,只知道自己身上這點血還有點用!”
最“沖動”的想法??
記得第一次獻血時,聽同事說過,獻過之后頭會有點暈,他不信,就在縣城內一采血車上獻了400毫升血,覺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個星期后,他收到了市中心血液管理站的第一張明信片,得知自己的血已經用到一個病人身上時,一股莫名的幸福感讓他熱血沸騰,萌生了一個沖動的念頭:我的血能救活別人,何不經常去獻點?
一個月后,他又去了橫峰縣城采血點。
“沒想到這樣頻繁獻的全血質量是不高的 …… ”他笑著對記者說道。后來,在一次全市無償獻血青年志愿者聯誼會上,楊志剛了解到獻血小板對搶救出血病人更有意義,便毫不猶豫地報名捐獻成分血。
現在的小楊已是上饒市血站儲備血源,只要有需要,工作人員用電話通知他就行了。為了獻血時各項指標正常,他養成了在獻血前幾天不吃油膩、刺激性食物的習慣。
當記者問他這么多年的無償獻血得到了什么?小楊表示,自己無償獻血并不要求什么回報,而是對社會奉獻一份心意?!矮I血后,我的身體不僅沒有變差,反而比以前更強壯了,可能是造血功能增強了,這不就是給我最好的報酬嗎?”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