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博士(右)來杭接受捐贈
浙江在線07月15日訊 一只裝載著40毫升“生命種子”的液氮運輸箱,承載著大陸同胞的親情與愛心,昨日中午從杭州出發,這份臍帶血,飛抵臺灣后將與臺灣本地另一份臍帶血溶合在一起,移植給一位身患急性白血病的臺灣同胞,挽救他的生命。
一個月前臺胞發出呼救
昨天上午11點,國際知名免疫遺傳學者李政道博士專程趕到杭州,他接過浙江省衛生廳副廳長馬偉杭遞上的臍帶血運輸箱,兩位醫務工作者雙手緊緊握在一起。這份被喻為“生命種子”的臍帶血,沉甸甸的。在機場交接之后,當天下午,73歲的李政道博士立即返航,專程護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赴臺灣,盡快移植給苦苦等待的患者。
據悉,臺灣接受這份臍血的患者年僅35歲,患有急性白血病,一直無法找到配型骨髓。來自杭州的這份臍血配型成功始于一個月前。6月2日,浙江省臍血庫收到從臺灣地區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發來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搜尋申請,按照申請表上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員對6000多份樣本做了一次仔細搜索,最后找到了一份HLA抗原5個位點相合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一般情況下,3個位點相合就算粗配成功,配上5個位點,更是難得的機緣,工作人員都非常興奮。“這份臍帶血是2002年入庫的,一直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中。經過檢測,其活性沒有變質。”省血液中心主任呂杭軍說。
工作人員知道,等待臍血移植的是一位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為了爭取一分一秒的時間,臍血庫與臺灣相關單位積極地聯系著,經過臺灣臨床醫院與浙江省臍血庫研究,確認該份臍帶血可以作為供體造血干細胞,對這位臺灣同胞實施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以挽救他的生命。消息傳來,振奮人心。
珍貴臍血來自六千人的捐贈
專家介紹,一份臍血只夠治療一個嬰兒或體重在50公斤以下的少兒使用,但只要有2份以上HLA相同的臍血,就有望挽救一位成人患者的生命。干細胞移植是挽救白血病患者一種有效方法,目前,國際上除骨髓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外,正在積極開展臍帶血干細胞移植技術。讓人感到驚喜的是,杭州這一份臍帶血將與在臺灣找到的另一份臍帶血溶合,可以進行雙份臍血移植。
浙江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于2001年5月14日開始正式運作,是衛生部批準設置的10家臍血庫之一。無數的母親在生下孩子之后,自愿把原本廢棄的臍血庫捐獻出來,收于臍血庫保存。目前我省臍血庫已具有相當規模,已保存臍帶血造血干細胞6000多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在這次與臺灣患者配型成功之前,我省臍血庫已為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安徽及省內各地的12例病人提供了匹配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我們要感謝捐贈這6000多份臍血的母親,是她們的無私付出,壯大了我們的臍血庫,為絕境中的患者帶來了希望。”呂杭軍說。
來源:聯合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