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淮安)電 7月15、16日兩天,對于住在市一院血液科20歲的高足群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因為身患絕癥的他在這兩天里迎來了“吉林哥哥”捐獻的愛心骨髓,從而讓他即將干枯的生命重新長出希望的綠枝。
小高家住楚州區朱橋鎮蔣莊村品莊組,半年前他隨父母到揚州一家工地打工時突感不適,家人將他送到附近的醫院診治,檢查的結果卻讓家人大吃一驚,小高的血象很不正常,醫院動員他們立即到大醫院住院治療。小高的父母遂慕名帶他來到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找到了我市著名的血液病學專家、市一院副院長李玉峰。李玉峰細致地詢問了病史,并為小高做了進一步的血象及骨髓檢查,結果確診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考慮到小高家的經濟比較困難,李玉峰首先給予小高雄激素及免疫治療,再輔以輸血等支持治療,可小高的病情卻無明顯好轉。李玉峰及其助手丁邦和醫生多次動員小高及他的家屬,只有進行異基因骨髓移植,才能有望治愈小高的病,這也是目前國內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首選治療。于是小高的姐姐主動提出捐獻骨髓給弟弟,可配型的結果卻讓大家大失所望,姐弟倆的骨髓不相合。
正當小高和他的家人失望之極的時候,李玉峰告訴他們,還有一條路可以試一試,那就是通過中華骨髓庫尋找相合的供者。盡管知道希望渺茫,小高的家人還是當即提出了申請。在我市紅十字會及市一院大力協助、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全力合作下,結果卻讓人無比驚喜,小高居然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相合的供者,而且經高分辨檢查,適合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
供者來自吉林,是一位22歲的帥小伙,經過省、市紅十字會以及淮安一院的牽線搭橋,他爽快地答應到江蘇來將骨髓捐獻給淮安的“弟弟”,不過因為小高的體重有120公斤,所需要的骨髓量很大,一次采集估計不夠移植的量,需要采集兩次,這讓來自吉林的小伙有些為難。李玉峰本著既要挽救患者生命又要保護供者不受損傷的原則,反復進行了論證,最終認為兩次的采集不會損傷供者的身體。他們通過紅十字會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進一步與供者溝通,最終吉林小伙同意捐獻兩次骨髓,因為他很希望通過自己的愛心之舉托起另一個年輕的生命。
7月15日下午3時58分,我市紅十字會會長李慧秋專程趕到市一院將從南京取來的第一份愛心骨髓鄭重地交到李玉峰的手中。緊接著,這份珍貴的骨髓開始緩緩地流進小高的體內。昨日下午,第二份骨髓也順利地流進了小高的體內。現在,大家都衷心地祝愿奇跡早日發生,希望小高的生命從此步入健康的軌道。
來源:新華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