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媛) 記者近日從武漢市血液中心了解到,從2001年至今,我省骨髓捐贈志愿者共有1萬多人登記在冊,但在聯系捐獻骨髓時,常有登記者爽約。據中華骨髓庫的一項調查統計數據,中途反悔的骨髓捐贈志愿者達到二成。
中華骨髓庫湖北分庫造血干細胞采樣點龔醫生說,曾有一名大學生在醫院抽髓,其家長得知后沖進手術室強行將其帶走。出現這類反悔現象,與報名時缺乏深思熟慮有關,其中家人反對是主要原因之一。“從今年起,我們要求每個捐贈者在登記前必須先征得家人的同意,并提供家庭住址和家人的聯系方式。”
龔醫生說,一些年長的人容易對捐獻骨髓產生誤解,以為要從脊骨中抽取脊髓,往往會反對年輕人捐獻。其實目前采取的方法只是從血液中提取造血干細胞,對身體健康并沒有太大影響。
目前報名捐贈骨髓的志愿者80%以上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大學生占大部分,他們登記時很少跟家人商量,真正面臨捐獻時卻往往遭到家人反對,導致反悔率較高。
2006年8月1日,18歲的河南小伙荊路突然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去年1月初,醫院終于找到一名登記捐獻者,可就在抽髓的前夕,這名捐獻者突然聯系不上。幸虧武漢一名女護士捐獻出造血干細胞,才救了他一命。“此外,志愿捐贈和實際捐贈的時間差也是反悔的原因之一。”武漢市血液中心有關負責人說,一般情況下,登記捐贈與實際捐贈之間往往相隔很長時間,在此期間,志愿者的想法和身體狀況都可能發生一些變化。“一個白血病人能得到一份相合的造血干細胞就等于給了他一次新的生命,而捐獻造血干細胞對供者的身體健康并沒有影響。”
來源: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