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把“生命種子”送到她身邊
2008-08-16

等了那么久,誰都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李潔愛人沉重的背影讓人心酸。

  我知道遠在西安的她和她的家人,還在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可我不敢再給她打電話,盡管我曾經答應她,會親自把“生命種子”送到她的病房。

  我也覺得這個故事盡管跌宕起伏,一定會有個美好的結局,可現在故事接近尾聲了,還沒有期待中的高潮。

  A

  一個陌生男子的來電

  7月23日早晨,我接到他的電話,聲音中有絲絲顫抖,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含著虔誠和期望。

  為了大學時就相戀的妻子、為了11歲的兒子不失去母親,大學講師鄭江濤,動用了所有關系,想盡了所有辦法,其中,包括反復打聽找我的電話。在此之前,我和我所在的河南商報,對遠在西安的他來說,還很陌生。7月23日一大早,撥通我電話的時候,鄭江濤一度激動得前言不搭后語。

  “我們已經找遍了所有華人的骨髓庫,只有中華骨髓庫里喬偉的造血干細胞能配上型。”鄭江濤聲音低沉,給我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故事。

  38歲、工程師、好強、愛干凈,這就是鄭江濤身患白血病的妻子李潔的形象。剛開始,家人都瞞著11歲的兒子,但半年后,聰明的孩子還是從家人談話和媽媽的頻繁住院中,猜到媽媽患了很嚴重的病。放學回家后,他開始悄悄幫家人洗碗、做家務,他以為是自己之前的不乖惹媽媽生病了。

  李潔的父母都是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生,是建筑設計方面的專家,本來準備去英國看望讀書的小女兒,但得知大女兒患病后,毅然打消出國的決定,他們要陪在大女兒身邊。特別是得知骨髓移植可以徹底挽救李潔時,60多歲的老父親動用了自己所有的關系,尋遍全球整個華人的骨髓庫,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救女兒。

  B

  一聲令人心碎的感謝

  河南新鄭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6歲的喬偉是李潔唯一的救星。

  很快,從中華骨髓庫河南分庫鄭州工作站顧老師那里我們了解到,喬偉2004年自愿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但2007年6月造血干細胞初配、高配順利通過后,他突然稱因家庭反對而拒捐。

  “這種情況我碰到的多了,現在還不能放棄。”顧老師信心十足地說,從河南近百名已捐獻過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經歷看,每位捐獻者剛開始都有擔心和顧慮,差不多有1/3的志愿者需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反復做動員工作。

  “如果他不捐獻,可能要成為鄭州高分辨配型成功后拒捐第一人了。”顧老師說,從喬偉的態度看,他本人對捐獻沒有異議,關鍵是他父母和女友的態度。“那是一條人命啊,我得盡最大努力促成此事。”

  7月23日下午,當我撥通李潔病房電話的時候,一個輕柔的聲音傳來,我一下子震住了,那聲音盡管透著虛弱,但那種飽含的對生的渴望讓人心顫。

  與李潔的通話中,她說的最多的就是“感謝”兩個字,她說她感謝喬偉加入捐獻者行列,給她帶來了重生的希望;感謝他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決定做高配;感謝醫生的不放棄,不斷地鼓勵她;感謝自己大學時的那位鄭州籍同學,十幾年未曾謀面,但聽說她患病需要幫忙后,替她們家做了大量工作……

  “我總是覺得還有希望。我一直覺得前輩子我們是兄妹,這輩子我們是姐弟。”說到這兒,李潔的聲音變得歡快起來,她說,“我要活下去,還有很多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家人付出了這么多,并且有那么多素不相識的人都在幫我,我還未能回報呢!”

  C

  一場忐忑不安的等待

  當我們與喬偉取得聯系時,他并沒有一口回絕,稱7月28日自己將和女友一起回鄭州辦點事,答應與記者見面。

  憑著這點希望,我安慰李潔說,喬偉肯定會救她。電話里,我對一個那么知道感恩的女人說,如果喬偉答應捐獻,我會陪著去西安,把“生命種子”護送到她的病房。

  7月24日,本報以3個整版的篇幅推出了關于此事的報道《全世界只有你能救我》。很快,我們接到幾十名熱情讀者的來電,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喬偉能消除顧慮,義無反顧地去救人。

  當天,我省首位與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并說服家人成功捐獻的志愿者、33歲的靳志偉,還有去年剛剛捐獻成功的28歲的志愿者趙國志,專程相約來到報社,希望在喬偉回到鄭州以后,能與他見上一面,以自己的捐獻經歷打消他和家人的顧慮。

  7月26日是周六,正在家中休息的我,忽然接到顧老師的電話,稱喬偉已回鄭州,但因自己父親突然去世,實在走不開,讓我趕緊跟喬偉聯系,盡快促成見面。

  電話中,顧老師因親人的突然離開還處于極度的傷痛中,聲音嘶啞,但他仍然細心地告訴我該如何跟喬偉聯系、如何安排見面等細節。那一刻我在想,如果喬偉能了解到這么多與李潔未曾謀面的人,在背后如何默默地支持她,他會不會感動呢?會不會改變主意呢?

  D

  一次現身說法的勸說

  7月28日上午9點,顧老師放下家中的事情,準時趕到報社。但喬偉在電話里說正忙著手頭上的事,等忙完了再聯系。我有種不祥的預感:是不是又變卦了。

  果然,剛過了半個小時,一個女孩打來電話。她說,自己是喬偉的女朋友,他們現在不想見任何人。這一年多來,他們心里一直飽受煎熬。現在他們不但要面臨來自自己心里的壓力,還要承受來自單位的壓力。“我們不想再跟媒體接觸,讓我們的壓力又加一成。”從她的話語中,我聽出了拒絕。可為了另一個生命,我還要做最后的努力。在我的再三“糾纏”下,喬偉和女友終于同意見面了。

  “我沒啥問題,但我們擔心幾十年之后會影響健康。”喬偉說出了心中的顧慮。“我捐獻前還沒女朋友呢,現在,5年過去了,我不但結了婚,還有了個聰明健康的女兒。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無害,我就是個有利證明。”在這個問題上,靳志偉最有發言權。他說,他跟喬偉一樣家在農村,父母很難理解現代的先進醫學。但他們都已是成年人,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自己認為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完全可以瞞著父母,這么做誰都不受傷害。

  面談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喬偉還是猶豫不決,女朋友哭了起來。看著女友的淚眼,喬偉終于表態了。他說,救人本來是好事,但他做好事的同時要考慮到家人的感受,他同意回家再做做家人的工作。

  E

  一個無法面對的事實

  “喬偉同意捐獻了!”時隔兩天,7月30日上午10點58分,顧老師突然興奮地打來電話說,喬偉主動找到他,說自己已經慎重考慮過了,同意捐獻。

  聽到這個喜訊,我第一時間告訴了遠在西安的鄭江濤。“太好了,太好了……”除了這3個字,鄭江濤興奮地什么也說不出來了。

  我們決定再去見見創造希望的喬偉,等到了喬偉住的地點,他卻跟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不愿見記者。不愿見就不見吧,只要他愿意,即使我們放棄這次采訪也值得。

  喬偉卻又變卦了。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拿著捐獻同意書讓他簽字時,他突然說,還要去做通未來丈母娘的工作。他向顧老師表示,他會在周末回鄭州,到現場看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捐獻過程。

  8月1日上午9點,我們趕到省人民醫院。可是,他再次爽約。他不再接電話,只在短信里說:“父母已知,并強烈反對,容不得我做工作。我想這事就到此為止吧,懇請你放過我。”“我是一個志愿者,更是一個男人,我為家人負責,才能為別人負責。”

  “你的決定讓一個人在絕望中死去。”顧老師回短信時,眼淚忍不住流下來。

來源:商報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