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性教育
2008-08-24

  近年來,一些大學開設了所謂的“守貞課”,引發了廣泛爭論,這也顯示了中國性教育的困惑。在今日中國,似乎已經沒有人會質疑性教育的必要性了,但是,進行什么樣的性教育,卻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而這種分歧,無論其表現形式如何,在筆者看來,都可以歸入“禁欲型性教育”和“綜合型性教育”的分歧。事實上,“守貞課”不僅使用的是美國禁欲型性教育的經典教材,而且一直是由美國著名的鼓吹禁欲型性教育的組織愛家協會來指導的。  
 
   方剛,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教師,性學學者,
著有《男性要解放》、《轉型期中國的性與性別》、《第三性男人》等。

 
比較兩種性教育模式

  “禁欲型性教育”與“綜合型性教育”這兩個概念都來自于美國。下面我用表格來比較一下這兩種性教育模式的一些主要觀點:
 
綜合型性教育

  強調性行為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的、健康的生活之一部分。
  青春期出現性活動是非常普遍的,在本質上不應該受指責,但也指出青春期的不穩定性。
  講社會和家庭利益,但更強調青少年個體的利益和權利。
  從心理、社會、生理各角度講性,但更多地和詳細地從生物學角度介紹知識。
  介紹不同文化、宗教、族群對性的態度和認識。不主張有絕對道德準則。
  立足于青少年性活動的廣泛性,美國婚姻外性活動的普遍性,所以禁止性交是理想的,但不應該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對抗預期外懷孕、生育和性病的措施。
  承認宗教信仰可以幫助個人做決定,但也強調生物學規律的不可抗拒性,認為婚外性活動并非都有害。
  認為異性戀家庭、同性戀結合、單親家庭都是社會現象,可以接受,不應該被歧視為有對有錯。
  婦女有權利決定懷孕后是生育還是流產。
 
禁欲型性教育

  強調婚姻外的性活動,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性是有害的。
  青少年性交應絕對被禁止。盡量回避整體上對性的評價。
  在青少年一生和整個社會基礎上講青少年的利益和權利。
  從心理、社會、生理、各角度講健康,性是其中一部分但盡量回避詳細描述。
  強調一種道德規范(婚前貞潔)。主張所有青少年應以此為正確的標準。
  反對夸張地宣傳婚外性活動的普遍性,尤其認為青少年的主流仍是貞潔的。認為在青少年期禁止性交是唯一有效對抗預期外懷孕、生育和性病的措施。認為教導以避孕和流產做后盾的“安全性交”是欺騙青少年。
  強調道德信仰對生物學活動的影響,認為青少年婚前性交是被外界誤導和內在缺乏自我滿足的結果。
  認為一男一女的一夫一妻制是唯一符合人類自然規律、文化傳統和道德規范的性生活標準模式。
  一旦懷孕就應生育,流產是殘殺生命。

  需要說明的是,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禁欲型性教育從1993年開始鼓勵接受其教育的青少年簽署“守貞契約”,到2000年已有250萬青少年立誓禁絕婚前性交,但其中88%在婚前就性交過了,而且這些宣誓過的青少年一旦開禁就比未宣誓者更少使用避孕套。

  2007年4月14日美聯社也有報道稱,由美國國會委托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的報告顯示,參加過專門的“守貞課” 的美國學生與未參加有關教育項目的學生相比,在性行為和觀念方面并沒有表現出更多的節制。而目前,美國政府每年在婚前守貞教育項目上花費大約1億7千6百萬美元的經費。

禁欲型性教育的虛偽

  在濟南,我全程聽了“守貞課”。“守貞課”使用的是美國愛家協會編寫的“今生無悔”的教材,分為七個單元,與“做一個決定”。

  這七個單元是:

1,錄像。其內容主要強調婚前性行為可以帶來艾滋病、性病、懷孕等,給當事人造成非常大的創傷。同時提出,宣傳使用安全套的性教育是在鼓勵青少年發生性行為。
2,健康的關系。這部分批評欲望和迷戀。
3,媒體知識。批判地看媒體關于性的信息。
4,婚前性行為及其后果。仍然是強調疾病、懷孕與婚后感情將受到破壞性影響。
5,艾滋病,一代人面臨危險。強調艾滋病的災難性。
6,拒絕婚前性行為。鼓勵青少年做出拒絕婚前性行為的選擇。
7,婚姻的重要性。說明推遲到結婚發生性關系的重要。

  至于那“一個決定”,便是聽課的人自愿簽署“守貞契約”,發誓婚前不發生性行為。

  在我看來,守貞課不僅是恐嚇教育,不僅是不切實際的,還是有害的。理由簡述如下:
為什么說它是性恐嚇教育?
  1,只講關于性的負面信息,不告訴我們關于性的正面信息。性可以給我們帶來激情,使我們更熱愛生活,更熱愛學習和事業。守貞課上這些都不講,專講性會讓我們得病。放映的錄像片里面不是性病就是艾滋病的恐嚇。
  2,夸大關于性的負面信息。守貞性教育的宣講給我們的印象是,似乎只要有婚前性行為,就必定有悲劇發生。無論是得性病,還是感情破裂,或者懷孕。甚至告訴我們說,有婚前性行為的人80%婚后都會離婚。這個數字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
  3,偷換婚前性行為的概念。婚前性行為可以是非常安全的,如果是兩人相愛的,相守的,只在二人之間的。即使他們一天做十次,也不會自己“造”出艾滋病來。而守貞課的性病艾滋病恐嚇中,婚前性行為似乎都是“淫亂的”、多性伙伴的、高風險的……

為什么說它不切實際?

  1,守20年貞,你能做到嗎?現在的人十四五歲開始進入青春期,二十四五,三十四五結婚,一直禁欲,現實嗎?人性嗎?健康嗎?
  2,社會中的性現實,你守得住嗎?如今已經是一個性變革、性開放的時代,守貞教育不可能被主流社會接受。上幾節守貞課無法改變當前社會性文化對我們的影響。
  3,自愿的情感表達,負責任的健康的性,會去守嗎?有必要去守嗎?我們到底應該為了愛情而做愛,還是為了婚姻而做愛?
  4,什么是“貞操”?“守貞”的界限在哪里?如果性不出軌,但同時和好幾個人戀愛,還是守貞嗎?這樣的質問足以揭示守貞教育的虛偽性。

為什么說它是有害的?

  1,守貞課在事實效果上,主要是針對女性的,增加性別偏見。雖然守貞課導師說課程針對男女生,但至少在濟南的課堂基本上只有女生來,男生幾千年都沒有貞操觀,你要讓他們有,現實嗎?守貞教育的結果只能是進一步造成女生在性上的弱勢體驗,有過性經歷再分手的女性更加自責,所以它實際上是在進一步推崇處女膜情結。
  2,守貞課不倡導健康、快樂的性。只要是婚前性就是不好的,似乎根本不存在健康快樂的性、好的性。
  3,守貞課的性恐嚇增加性的羞恥感和罪惡感,增加性心理問題。守貞課的導師講了許多心理門診中因為婚前性行為受傷的例子,卻看不到更多的人,絕大多數的人是不受傷的,他們不進心理門診。那些進去的,事實上都是被守貞這樣的觀念害的,因為有了這樣的觀念,他們才會覺得喪失。
  4,守貞課剝奪個人的自主權,推廣者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自己是成年人,可以處理好性問題,大學生不可以。而大學生也是成年人,你怎么知道他們不如你?

  我反對“守貞課”,不是反對守貞;反對禁欲型性教育,不是反對禁欲。“守貞”與否是個人選擇的權利,這權利應該得到尊重。而“守貞課”所代表的禁欲型性教育,恰是要剝奪受眾的自我選擇權。在我看來,守貞課將婚前性行為與性病、艾滋病、懷孕和墮胎、感情失和緊緊聯系在一起,“言必稱艾滋”,是一種性恐嚇教育方式。它告訴受眾:你如果有了婚前性行為,不僅你現在會得病,你以后結婚也不會幸福。

  在濟南圣翰財貿學院守貞課講座的同時,濟南時報的記者請后排同學做了一個小問卷。結果顯示:認為可以有婚前性行為的為16人,認為無所謂的為13人,認為不可以的為22人。調查的記者告訴我,后者主要為女生。即使在這樣特殊的情境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否認婚前禁欲的必要性。

我如何進行性教育

  我反對守貞課與禁欲型性教育模式,也不是反對性教育,而是希望在大學里可以推廣綜合型模式的性教育。

  如我們在兩種性教育模式的列表中所呈現的,綜合型性教育呈現多元性價值觀,全面介紹性的知識,包括安全性行為的知識;綜合性教育也鼓勵青少年的自我選擇權。

  我自己在大學中開設有“兩性關系與兩性文化”、“性與性別心理學”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我實踐著綜合性教育的理念。我的一些實踐方法,簡述如下:
  1,全面的、對等的性信息傳遞。對于有爭論的現象,不是只呈現一方的觀點,不是告訴學生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而是呈現不同方的交鋒,讓學生們自己去判斷何者為錯,何者為對,自己做出自己的判斷與選擇。比如,我會講到色情品、性工作這樣敏感的話題,我會提供關于這類問題的支持與反對的兩面信息,鼓勵學生自己思考。
  2,呈現被掩蓋了的性信息。許多關于性的信息受我們社會的主導價值觀影響,從信息渠道中被去除了,所以我們知道的并不是全部,也就不是真相。我要努力還真相給學生。比如關于色情品,我們從社會中能看到的信息包括研究都是說它對受眾如何有害,而事實上大量研究也呈現了它的價值,我將這些被掩蓋了的研究成果告訴學生。他們并不一定認可這些非主流的聲音,但是他們有獲取信息的權利,我們應該相信他們有能力自己思考和辨別。
   3,解構“性教育”,改為“性信息傳遞”。教育過于強調教者的主導地位,是教者教給學生,而當我強調性信息傳遞的時候,我關注的是受者主導的地位,他們是主體,我為他們服務,為他們提供他們所要的信息。比如,我會在第一節課時介紹禁欲型性教育和綜合型性教育兩種模式,他們選擇哪種我便講哪種。慶幸的是,他們都選擇了綜合型性教育。此外,當我們使用“性教育”一詞的時候,我們事實上在假設關于性有一個“正確”的知識,而且我們自己掌握著這個“正確”的知識。但我認為至少在性的價值觀上,不存在對錯,性不是1加1等于2那么簡單,我們更不能假定自己認可的就是正確的。性信息傳遞,強調的是傳遞各種信息。
  4,包括性別教育的性教育。長期以來,我們談性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社會性別的教育。性是有性別的性。理想的性教育應該是包括對社會性別平等的追求的。
  5,討論中的信息呈現。課堂上,我會鼓勵學生就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呈現不同觀點的交鋒,讓學生在爭論中思考,思考中爭論。
  6,性的安全教育。我不僅會在課堂上講述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與預防,更會演示如何正確地使用安全套。
  7,性少數人群聲音的傳達。性的少數人群、弱勢人群,我們通常無法聽到他們的聲音,主流社會在代替他們發聲,說他們如何有“病”。我請他們中的自我認同者到我的課堂上,如同性戀者、易裝戀者到課堂上現身說法,呈現他們真實的聲音。學生們通過看到“真人”去除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污名化。

理想的性教育是怎樣的
  通過上述的性教育努力,我在追求良好的綜合性的性教育。我認為理想的性教育模式,應該致力于如下的努力:
  1,正視性。比如,我會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正視、肯定性器官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2,美好性。性可以是美好的,女性對此的認知更是不足。
  3,負責性。性應該是負責任的,要對對方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包括情感上的負責,也包括安全性行為的負責。
  4,自主性。身體是我們自己的,不屬于父母,不屬于社會,也不屬于任何人,只屬于你自己。你可以決定如何使用它。但你要認真想好了再做。你可以決定婚前性行為,也可以拒絕婚前性行為,無論哪種選擇都應該是你自主的,不受任何誘導的。

  我相信“守貞課”的導師們都非常熱愛青少年,都是發自真心地為他們好。我們的差別只是教育理念的不同。禁欲型性教育者認為他們是對的,是有助于青少年、人民、社會的。我則認為綜合型性教育是對的,是真正使個人和社會受益的。

  據我觀察,今天中國的大學與性教育工作者,普遍能夠接受的仍然是禁欲型性教育,對綜合型性教育仍然心有疑慮,擔心“誤導青少年”。我們在相關教育刊物上看到的性教育文章,也多是推崇禁欲型性教育的。所以,本文如能發表,也算提供一種多元的聲音,也算是邁向“綜合型”的一步。

來源:南都周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