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河縣紅十字會相繼接待了5位捐獻器官、骨髓的志愿者。他們當中有60余歲的花甲老人,有30幾歲的年輕母親,有普通的平民百姓,有機關、社區的黨員干部。每一個捐獻者都在演繹著人間大愛。
67歲孤寡老人捐獻遺體了卻心愿
-->
在通河縣紅林善德老年公寓里,孤寡老人石秀臣成了其他老人心目中的英雄,因為他已經正式在遺體捐獻公證書上簽了字,成為一名讓人敬佩的遺體捐獻志愿者。由于石秀臣老大爺是位孤寡老人,在公證書的受委托人一欄,簽的是紅林善德老年公寓的院長、感動哈爾濱人物汪曉影的名字。
石秀臣大爺說:“自己無兒無女,是汪院長收留了我,并像兒女一樣伺候我,她的這種大愛和美德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我,如果真要有一天能回報汪院長,回報社會,我也就安心了。聽說縣紅十字會組織器官骨髓捐獻活動,這正好是個機會,我已經去紅十字會好幾次了,想捐獻出自己的遺體,挽救其他人的生命,為社會做點貢獻。要真能救活其他人,我這輩子也就值了。”
據汪曉影院長介紹,石秀臣老大爺非常通情達理,特別知道感恩,去年他就有捐獻遺體的想法,前幾天終于正式在遺體捐獻公證書上簽了字,了卻了石大爺長久以來的心愿。“我為我們敬老院有這樣一位老人而感到光榮,這些年我沒有白伺候他老人家。”汪曉影感慨地說。
從通河縣公證處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石秀臣大爺是該縣第一位捐獻遺體并進行公證的人。
機關干部積極報名捐獻骨髓
縣紅十字會的器官骨髓捐獻活動得到了廣大機關干部的響應,縣工商聯、縣人事局等許多部門的黨員干部都踴躍報名捐獻骨髓。姜某是捐獻骨髓的志愿者,他說,原來自己就有捐獻骨髓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到哪里捐。前幾天聽說縣紅十字會正在開展捐獻骨髓活動,就馬上報名了。他說,能用自己的骨髓挽救白血病人的生命,更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愿更多的人能夠同他一起,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年輕媽媽毅然在遺體捐獻公證書上簽字
通河鎮富強社區副主任王立群是位年輕漂亮的媽媽,今年38歲。她對社區工作盡職盡責,對社區百姓更是關愛有加,不管誰家有難事,她都主動幫助解決,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女人。當她得知縣紅十字會正在開展捐獻人體器官的活動后,當即決定把自己今后的遺體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我這一輩子可能平平凡凡,沒有啥大貢獻了,如果死后能用我身體的器官挽救其他人的生命,我的一生才沒有白活,才有了真正的意義。”對于這個重大決定,王立群的丈夫、孩子都非常支持。王立群的丈夫是位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夫妻感情甚好。對妻子的這個決定,他理解并默默地支持。在捐獻遺體公證那天,他挽著妻子的手臂,領著孩子,一起去了縣公證處,并和妻子一同在捐獻遺體公證書上鄭重地簽上了名字。
今年37歲的宋麗霞是王立群的同事,與王立群同任富強社區副主任職務,她也是遺體捐獻的志愿者。她說,人死了就是一把灰,什么用也沒有,如果把遺體捐獻出來,還能為醫學的發展做點貢獻,還能延續很多人的生命,那樣的死才有價值。
據該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夏季紅介紹,開展這次人體器官、骨髓捐獻活動,得到了全縣人民的響應,除了已經公證的捐獻者外,還有很多有意捐獻的志愿者打電話咨詢如何報名。
圖為石秀臣與汪曉影(右)、縣紅十字會會長夏季紅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