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庫工作人員抽取馬秋紅的血樣,他的兒子含淚轉過頭去
湘潭在線新聞網8月28日訊(記者:曾岳峰 李剛)“去世后,我要把角膜捐獻給那些需要的人,讓他們重見光明,這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為社會做的最后一點貢獻。用此來回報曾經幫助過、關心過我的人。”患有肺癌晚期的44歲湘潭下崗工人馬秋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無償捐獻自己的眼角膜。8月28日上午,記者聞訊趕至湘潭市中心醫院腫瘤科,聆聽到馬師傅的最后心愿。
生日
病床上,馬秋紅半倚著枕頭,因為頸部淋巴結轉移IV期,手和頸部出現浮腫,說起話聲音低沉且微弱,唯獨那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今天是馬師傅44歲的生日,馬師傅的家人特地來醫院陪他過生日,這也許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個生日。70多歲的老母親和17歲患有腦癱的兒子緊緊地握住馬師傅的手。大家不時的用手擦拭著眼角的淚花。
靜靜地望著這一幕,在場的所有記者都屏息靜氣,生怕打擾這一家人的交流。此時有聲勝無聲,目光在人與人之間執行著最真實、最感動的交流與傳遞。
此時,13歲的小侄女馬淋跑到病床邊握住伯伯的手輕輕地對馬秋紅說:“伯伯,祝你生日快樂,我為你唱首《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跟著小女孩輕聲地唱起來,在哽咽的歌聲中一片淚光閃爍。這是一個沒有鮮花、沒有蠟燭、沒有蛋糕的生日,這里只有愛的傳遞,情的蕩漾。
馬秋紅說,這是他過的最特殊、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他將為自己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在“眼角膜捐獻志愿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家境
馬秋紅原是湘潭縣運輸公司職工,1999年下崗。一家三口,17歲的兒子先天性腦癱。原本不寬裕的家庭,在夫妻倆先后被診斷出肺癌晚期后,更是雪上加霜,瀕臨崩潰。
心愿
馬秋紅從2007年3月被診斷出肺癌后一直有個心愿就是能夠捐贈自己的眼角膜。在病床前,他母親得知兒子要捐贈眼角膜時,拿著兒子的手不肯松,白發人迎送黑發人,馬秋紅的母親也許并不理解捐贈眼角膜的意義,她只想留下兒子的生命,她哭喊著說:“讓我去吧,留下我的崽。”馬秋紅擦著眼淚對年過七旬的母親說:“娘老子,沒事的,反正燒了也是燒了,還不如捐贈給需要的人,讓他們重見光明,這也是我對社會做的最后一點貢獻。”志愿者王健對泣不成聲的老人說:“您的兒子永遠不會走,他留下了一雙明亮的眼睛,將永遠看著這個光明的世界。”在住院期間,馬秋紅通過湘潭市紅十字會志愿者王健聯系上了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表達了自己捐贈眼角膜的意愿。今天,愛爾眼科醫院的工作人員在記者和志愿者的陪同下來到馬秋紅的病房,鄭重的向他遞交了“眼角膜捐獻志愿書”。馬秋紅用浮腫的雙手接過志愿書堅定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此時他的表情流露出一絲的輕松和淡定。當記者問他還有什么心愿沒有,他說,自己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希望受捐贈者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我的孩子。志愿者王健表示,愿意盡志愿者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和照顧馬秋紅的兒子,讓愛心人士的心不再受寒。
來源:湘潭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