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立即行動”,這是第十七屆世界艾滋病大會的主題。8月3日至8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開的這次大會,有18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2萬名代表參加,足以顯示出全世界抗擊艾滋病的重要性。
艾滋病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一種傳染病,從1981年在美國確認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全世界已有近2500萬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全球共有332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的增長速度已趨于穩定,艾滋病致死人數也呈連年下降趨勢。
然而,面對艾滋病的蔓延,人類抗擊這一病毒的步伐必須加快。2007年,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數為200萬人;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年齡在15歲至24歲之間的有1000萬人,15歲以下的有250萬人。撒哈拉以南非洲仍是重災區,去年該地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全球總數的68%,死于艾滋病的人數占全球的72%。高感染率與高死亡率甚至影響到南部非洲的政治格局。
資金短缺是當前艾滋病防治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去年,全球艾滋病防治資金有80億美元的缺口,需要治療的成年人中只有30%左右能得到治療,而在孩子中,只有6%能享受到醫療援助。另外,藥物短缺的狀況雖有所改善,但專業醫護人員仍然缺乏。由于害怕受到歧視,在一些地方,許多艾滋病患者不敢就醫。
面對這種局面,在本屆大會開幕式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感慨地說,人類抗擊艾滋病已經快30年了,卻仍然面臨防治資源匱乏的窘境。他希望各國長期持續地投入資金抗擊艾滋病,而富國應切實履行承諾,為一些受艾滋病打擊最嚴重的國家提供大部分艾滋病防控所需資金。上周,美國國會為總統緊急法案撥款480億美元,專門用于未來5年世界范圍內的艾滋病防治,主要為發展中國家艾滋病患者購買抗艾藥物。這項由布什總統提出的法案受到普遍好評,被認為是他“最成功的外交舉措”。
艾滋病防治專家最初就已發現,艾滋病的產生和蔓延與經濟落后、貧困等密切相連。要想減少其危害,國際社會應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入手,來解決這一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難題。貧窮國家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一直因為技術和資金問題而舉步維艱,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在本屆大會上發布艾滋病重點干預措施指南,幫助中低收入國家實現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等。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艾滋病是人類遇到的破壞性最大、最難應對的疾病,各國應該團結一致,攜手應對。
“全球立即行動”,這一主題不僅強調全球對艾滋病防治應繼續保持“緊急狀態”,同時也要求各方采取切實行動。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全世界需要一起努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