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8月25日電 23歲,一個如花的年齡。無情的病魔,卻讓他永遠告別了這個五彩的世界。昨天清晨6時40分,帶著無限的眷戀,23歲的諸暨市阮市鎮楊梅橋小學年輕男教師姚杭江,永遠閉上了雙眼。然而,他的身體卻留在了這個世界上——為浙江的醫學教學和科研,他捐獻出了自己的遺體。
昨天中午11時30分,浙江邵逸夫醫院太平間門口,浙江大學醫學院的車子默默地停在這里,等候運送姚杭江的遺體。姚杭江的父親姚柏慶,滿含熱淚,手捧著兒子的遺像和浙江大學醫學院剛剛頒發的榮譽證書,沉默不語。三年前,這個中年男子不幸痛失了朝夕相伴的妻子,三年后的今天,噩耗再次降臨到了他的頭上——獨生兒子姚杭江永遠離他而去。接二連三的打擊,幾乎把他擊垮了。
“兒子幾乎天天都要和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打籃球。他怎么會得上這個病呢?”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姚柏慶痛不欲生。
姚杭江出生于1985年。2002年,他考上了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學的是數學專業。2005年畢業后,他成為了諸暨市阮市鎮楊梅橋小學的一名數學教師。
“2006年3月的一天,他突然說肚子痛得厲害,到當地一家醫院看病,醫生說是感冒了。但吃了藥,一直不好。一個月后,他轉到諸暨市人民醫院。醫生最后確診,他得的是結腸癌。”2006年4月,他到杭州邵逸夫醫院做了手術。
今年3月,姚杭江因身體不適,第二次入住邵逸夫醫院并再度手術。沒想到,從這以后,姚杭江就一直沒能走出醫院。
7月的一天,自感在世上日子不多的姚杭江十分冷靜地對父親說:“爸爸,兒子不能為您養老送終了,真對不起。我還有一個最后的愿望,希望您能答應,好嗎?”
姚杭江的最后一個愿望,就是死后將自己的遺體捐給浙江大學醫學院。“希望浙大的老師們能找到這種病因,就讓我為這個世界再做一點事吧。”
姚柏慶說,兒子生前十分喜歡看報,看到報上有人捐獻遺體、捐獻角膜,他就不止一次地說過,如果他死了,也要捐獻遺體。“我一開始不能接受,勸他不要這樣想。兒子走了,我總想讓他走得完完整整。但兒子一直堅持,多次勸說我。我也就同意了。”
姚杭江生病后,師生們紛紛主動捐款,共為他捐了3.7萬元。他在邵逸夫醫院住院治療期間,大學期間的同學,還有他教過的學生們,也紛紛結伴來杭州看望他。同學們多么希望,那個在籃球場上生龍活虎的姚老師,還能重新回到他們身邊,重新站在講臺上,重新活躍在球場上!
“兒子,你放心走吧,你最后一個愿望,我已經替你實現了。”姚柏慶的眼淚,一滴一滴地落在了手中兒子的遺像上。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