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9月11日電 搭乘市區各路公交車時,細心的乘客會發現公交電視屏幕上不停地播放著一則有關預防艾滋病的視頻短片,該片由秀洲區疾控中心精心制作,并在市區32條公交線路的222輛公交車上不間斷地滾動播放;漫步市區,隨處可見預防艾滋病的公益廣告牌……在這種“無孔不入”的宣傳攻勢下,秀洲群眾目前的防艾意識又是如何的呢?
最新一份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中期評估調查顯示:全區總體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為81.7%,其中農民知曉率增幅最大,由60.33%上升到了84.73%。群眾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的態度也有了明顯轉變,2005年僅有37.33%的人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交往,而2007年這一比例上升到了74%。
多部門聯動 奏響防艾主旋律
眾所周知,“艾滋”猛于虎,關鍵是防患于未然。然而,僅靠衛生部門的力量很難搭起一道堅固的“防火墻”。為此秀洲區公安分局、區教文體局、區婦聯、團區委等多部門通力合作,聯合遏制這一“惡魔”。每年的“三八”婦女維權周、“三五”志愿者主題服務周、中小學閱讀節等都是宣傳預防艾滋病的有利時機,秀洲區各部門攜手以布置宣傳展板、舉辦艾滋病有獎知識問答、發放艾滋病宣傳折頁等形式,將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告知廣大群眾。第20個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區計衛局聯合有關部門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全民動員、預防艾滋”的專題文藝晚會,近500名觀眾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晚會間隙,區有關部門還不失時機地穿插了艾滋病防治知識有獎問答,并在現場分發宣傳小冊子。
針對秀洲區艾滋病感染者大部分是外來流動人口的現狀,在區婦聯、團區委“面對面”志愿者宣傳的基礎上,2008年,區總工會、區計衛局、區新居民事務局聯合下發了《秀洲區新居民艾滋病宣傳教育方案》,區疾控中心制作了相應的宣傳海報和防艾宣傳小冊子,在外來人員相對集中的大型企業向新居民發放。為增強新居民的自我保健和保護意識,每名新居民在辦理臨時居住證或居住證時,都會同時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識宣教。
擴大宣教面 將防艾進行到底
除了對重點人群進行宣教外,秀洲區還十分重視學校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確保青少年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目前在秀洲區,艾滋病教育已被列入學校課程教學計劃,成為學校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各校每學期都保證一定的教學時間,初中6課時,高中4課時,新生入學時還能領到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處方”。各中小學還設立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專欄,不定期更新內容,使廣大師生及時了解艾滋病最新動態。
2007年,秀洲區成立了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講團,深入五鎮兩街道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政策講座,各村(居)委會干部、社區干部、村民小組長和婦女主任等聆聽了講座,如今該項活動已經覆蓋全區所有的行政村和居委會。880名參加過師資培訓的婦女主任、計生小組長、工會干部等已成為基層防艾宣傳的骨干力量,秀洲區通過這支民間“師資”力量,將預防艾滋病的觀念和常識傳遞給基層群眾。
宣教不等于照本宣科,枯燥的宣傳方式容易讓群眾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秀洲區積極探索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新模式,除了公交車宣傳形式外,在“創衛”如火如荼開展的時候,創衛區域內每戶居民都拿到了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居民健康教育讀本》。區衛生部門還會同婚姻登記處對前來登記的新婚夫婦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宣教,奧運會開幕當天,一大清早就有幾十對新人排隊等候結婚登記,工作人員微笑著在向新人們表示祝福的同時,還向他們遞上了一本艾滋病防治知識小冊子。今年6月在秀洲區登記結婚的65對新人中,有63對接受了免費婚檢,婚檢率、HIV抗體檢測率達到了96.9%。秀洲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在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