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救因患肝硬化而生命垂危的哥哥,還在上大學的21歲弟弟說服父母,休學兩個月到醫院捐肝。日前,這對兄弟在鼓樓醫院肝膽外科成功手術。該院院長、肝膽外科主任丁義濤表示,捐肝對身體的傷害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嚴重,希望更多的人在家人有需要的時候,勇于奉獻。
兄弟吵架:一個要捐一個不愿受,醫生解開“心結”
據了解,兄弟倆來自蘇北。哥哥楊進(化名)本來在南京打工,弟弟楊力(化名)在徐州上大學,今年大三。今年初,楊進在工地上突然吐血,隨后被查出肝硬化。
一個月前,楊進來鼓樓醫院肝膽外科就診,檢查發現,他的病情已經發展得非常嚴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肝移植。弟弟楊力聽說后,立即從學校趕到鼓樓醫院,說要給哥哥捐肝,而且表示,就算在手術臺上起不來也不怕。
但楊力的想法遭到了父母和哥哥的強烈反對。父母認為,楊力還小,將來還要工作、成家,捐肝對他身體影響大,會耽誤他的前途。楊進更是堅決不同意,他認為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已經不能幫助弟弟,如果再犧牲弟弟的健康來挽救自己,就算自己康復了,心里也會不好受。
兄弟倆為此在醫院里爭吵起來。因為年紀大,不符合捐獻條件的父母只能在一邊默默流淚。
“當時知道這些后,我們幾個醫生心里都非常感動。我們已經做過300多個親體肝移植,大多數都是父母捐給兒女,這對兄弟一心只為彼此著想,一個要捐,一個不愿受,確實少見?!眳⑴c手術的該院肝膽外科專家吳亞夫說。
后來經過丁義濤、吳亞夫詳細解釋,在知道捐肝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傷害身體后,楊力的父母和哥哥最終同意其捐肝。
日前,兄弟倆的手術順利進行,楊力的肝臟被割下一半給了哥哥。昨天,記者在病房見到兄弟倆時,他們都已經可以自由行動。吳亞夫介紹,目前兩人各項體征已基本正常,過兩天就可以出院了。
專家介紹:全省每年1.4萬人需要肝移植,捐肝對身體影響不大
據介紹,目前我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每年新發病例超過35萬,而手術和肝移植是肝癌、肝硬化患者唯一的治愈機會。我國目前需要肝移植的患者至少數十萬人,但由于供體嚴重不足,我國一年僅能完成1500例左右肝移植。拿江蘇來說,現在每年全省有1.4萬名肝病患者需要肝移植,但只有幾十例能如愿。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健康人群,為自己有需要的親人捐獻肝臟。只有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科學、樂于奉獻的氛圍,才能為更多的患者創造康復的機會?!倍×x濤說。
他說,從臨床經驗看,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隨便從身體里將器官拿走。另外,醫學知識的貧乏也讓不少人退卻,他們認為捐器官會給自己帶來嚴重傷害,所以不少患者的至親,在捐肝手術的最后時刻也選擇了逃避。
專家表示,實際上目前器官移植尤其是肝移植,在我國已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危險性很小,拿供肝來說,正常人一般只需肝臟的三分之一就足夠,部分健康肝臟如果被切除,也很快會再生,對身體健康不會有大的傷害。
來源: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