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艾滋,南京與蓋茨基金會“牽手”
njnews.cn (2008-09-17 06:07:26)
【南京日報報道】 (通訊員 馮家清 記者 倪秀萍) 昨天下午,我市19個民間組織和南京“中蓋”艾滋病項目辦簽訂協議,參加該項目在南京地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據悉,“中蓋”項目是我市在艾滋病防治領域的最大一次國際合作,是我市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次突破。
“中蓋”項目由國家衛生部、國務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與美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合作開展,是我國艾滋病防治整體規劃中的一部分,為期5年,總經費為5000萬美元,鼓勵民間組織參與是其重要特點。
據了解,該項目選擇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13個大中型城市以及海南省作為實施地區,干預對象主要是暗娼、男男性行為者、靜脈吸毒者等3類艾滋病傳播高危人群,主要目的是降低城鎮地區艾滋病高危人群的高危行為和新發感染,并將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經驗從項目城市推廣到其他地區。
南京市“中蓋”項目辦工作人員介紹,南京是江蘇省在該項目中唯一入選的城市,目前已經有31個項目申請書獲得國家項目辦的審批,并即將于近期實施。
“中蓋項目傳遞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艾滋病防治理念,就是強調政府組織和民間組織共同參與,互相合作。”“中蓋”工作人員透露,南京的31個獲批項目中有19個是民間組織申請的,比如主要服務于男同性戀的江蘇同天工作組、南京一些高校艾滋病宣傳志愿者團體和酒吧、洗浴中心的志愿者組織等。他們通過申請獲得項目經費,再利用各自的渠道,鼓勵3類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體檢測。
而政府組織在項目中主要從事“后期”工作,包括對民間組織發動的高危人群提供咨詢檢測,對已經檢測出的病毒攜帶者進行行為及心理干預、隨訪、關懷和社會支持等。
據悉,我市去年新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超過100例。這幾年,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增長較快,南京籍感染者中經性傳播的占53.24%。
民間組織江蘇同天工作組——
防艾,我們“草根”有力量
“艾滋病、結核病和乙肝,被定為‘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防治的三大重大傳染病,但艾滋病因為其感染的特殊途徑,注定它的防治工作有政府部門難以觸及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民間組織的參與。我們了解這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特點,可以制定更可行的操作方法。”昨天,江蘇同天工作組志愿者小李(化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江蘇同天工作組成立于2002年,一直以來,堅持每周兩次定時為同性戀人群提供電話心理輔導服務,在南京地區甚至全國的同性戀人群中很有影響。目前工作組志愿者一共有30多名,來自我市各行各業。昨天,該工作組的申請獲得批準,他們也成為我市首批“中蓋”項目中7個專為男同性戀開展艾滋病防治的民間組織之一。
“我們在提交的項目申請中提出,到今年年底前,可以動員500名男男性接觸者出來檢測艾滋病抗體。雖然相對南京實際存在的男男性接觸者人數來說,500個算是非常少了,但是真要達到這個目標仍然有一定難度。”
小李說,根據目前統計,人群中同性戀者比例是2%,但由于受目前的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同性戀者“藏在水下”。相比普通人,他們更加敏感,更加注意對隱私的保護,一般不愿意輕易出來接受檢測,“但他們又確實是艾滋病感染和傳播的高危人群。要控制一個地方的艾滋病疫情,這個人群就是一道越不過的坎”。
他介紹,在“中蓋”項目中,該工作組準備通過其在男同性戀者中的良好信譽,廣泛動員他們出來接受檢測,“比如說,我們打算約請男男性接觸者一起去某個KTV、酒吧活動,同時讓專業人士在現場為他們進行健康宣傳和艾滋病抗體檢測。此外,我們還特地印制了聯系卡,上面有我們工作組指定的‘值得信賴’的疾控人員聯系方式。同性戀者拿到我們的卡片后,可以隨時和聯系卡上的疾控人員聯系,主動進行咨詢、檢測。”小李說,此前他們和不少同性戀朋友作過溝通,大家都很認同這些方法。
通訊員 馮家清 南京日報記者 倪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