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唐斯佳)10月16日,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來自貴港的41歲男子孫貴(化名),正在進行造血干細胞的采集,他捐獻的100毫升“救命骨髓”,將于10月17日下午飛往北京,救助一名白血病患者。孫貴是貴港市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第一人。
16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細胞分離室,孫貴正躺在病床上,兩只手臂都插著管子,采集造血干細胞的機器正在高速運轉著。他的妻子陪伴在身旁,給他喂水、喂水果,噓寒問暖。
孫貴是貴港市某城區政府的一名職工。曾當過軍人的他,身體非常壯實。他告訴記者,從2002年開始,他每年都要去貴港市血站獻兩次血,每次400毫升。2006年3月,當他再次去獻血時,血站的護士征求他的意見:“你獻了好幾年的血了,你的血樣那么好,愿不愿意加入中華骨髓庫?”孫貴當時沒有多想,只覺得自己做的都是救人的好事,便毫不猶豫地填了表,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5月20日,廣西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去電通知孫貴,他與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初配相合,希望他能捐獻造血干細胞。孫貴當時非常驚喜,因為之前他了解到,HLA相匹配的幾率非常低,甚至只有幾十萬分之一,茫茫人海中,他的HLA能與患者相合,感覺就像中了彩票一樣。他說:“我很興奮,我都40多歲的人了,還能盡自己所能,救活一個人,患者需要,我就捐給他。”
剛開始,由于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不甚了解,孫貴的家人有點擔心,怕捐獻后他的身體健康會受影響。但孫貴反過來安慰家人:“捐獻造血干細胞救白血病人,國際上已經用了很長時間了,不會有影響的,你們放心吧!”
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孫貴進行了第二次抽血,結果顯示他與患者高配相合。10月10日,孫貴在妻子戚女士的陪同下,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前的準備工作。一周來,戚女士一直陪伴在他身旁。戚女士說:“我們都很支持他。我是個體戶,我放下了手頭的生意,特地來陪伴他,我為丈夫的義舉感到自豪。”
孫貴告訴記者,他捐獻造血干細胞,得到了單位領導的支持,從第二次抽血驗高配,到體檢,再到捐獻,他已向單位請了三次假了。他的身體一貫很好,他相信捐獻完畢后,體力很快就可以恢復,很快就可以上班了。
據了解,16日和17日兩天,孫貴將分別捐獻50毫升造血干細胞。17日下午,這100毫升“救命骨髓”,將搭乘飛機飛往北京救助患者。孫貴想借助媒體對患者說:“雖然你我素不相識,你的性別、年齡等一切個人資料我都不知道,但我希望你能夠健健康康,堅強面對生活,也希望你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能獻出自己的愛心。”
來源:廣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