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深圳捐獻骨髓詳細流程
2008-11-08

2008-11-7

  二十多年前山口百惠主演的《血疑》曾經風靡全中國,也同時讓人們了解了一種疾病——“白血病”。

  白血病,俗稱“血癌”,從這個名字上你就能感受到患者的絕望和痛苦。1957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多納爾。托瑪斯發現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這一技術的發現,使多納爾。托瑪斯榮獲了諾貝爾獎,也使成千上萬白血病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事實上,骨髓移植不僅僅是白血病患者,還是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重癥放射病等人體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的嚴重疾病患者繼續生存的希望。我國每年約有400萬名患者等待著骨髓移植。病人同胞間骨髓干細胞配型相合的可能性為四分之一,而非血緣關系為1/5000-1/10000,對于一些罕見的HLA類型的患者,配型成功的幾率甚至為幾萬或幾十萬分之一。在我國,大部分家庭為獨生子女家庭,高相合率人群減少,移植主要依靠在非血緣關系供者中尋找相合者。

  為了給需要移植的患者提供更多生的希望,2001年,中國紅十字會啟動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以下稱“中華骨髓庫”)的建設,并在各省都建有分庫,目前入庫志愿者將近84萬人,已有一千多名志愿者捐獻造血干細胞為血液病患者種下了生命的“種子”。

  捐獻造血干細胞是一件造福他人又無損健康的事,但是志愿者們在向人們宣傳動員時,卻遇到了不少阻力。這種阻力主要來自于人們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的不了解從而產生的顧慮。有的人以為捐獻需要鉆骨頭,很害怕;也有的人擔心捐獻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有的人擔心在捐獻的過程中會感染疾病……正是這些無知令愛心的腳步舉步維艱。事實上,捐獻造血干細胞并非像一些人們想像的那樣可怕,這其實是一件簡單而又安全的事。記者日前就一些群眾比較關心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問題采訪了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專家們,也采訪了曾經捐獻過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讓他們來為你們一一解惑答疑。

  獻髓就像獻血不用“鉆骨取髓”

  據深圳市血液中心負責骨髓庫工作的楊醫生告訴記者,很多人對于獻髓有著誤解,認為骨髓提供者會被醫生用器械從脊骨中抽取脊髓,事實并非如此。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淋巴瘤等患者所需要移植的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一般造血干細胞來源于三個渠道:骨髓造血干細胞、外周造血干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

  過去,患者的移植采用的是骨髓造血干細胞,要在局部麻醉下,醫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采集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近十年來,這種方式已經很少采用。在深圳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捐獻,全部都采用的是外周造血干細胞的采集。這種方法類似于捐血,是給捐獻者注射動員劑,用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動員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干細胞大量釋放到外周血液中去,捐獻者的血液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從外周血中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細胞,其余的血液仍輸回體內。由于進出平衡,對供者絕對安全。這種方式志愿者不需要麻醉和住院,也沒有痛苦。

  造血干細胞可再生不會影響健康

  楊醫生告訴記者,人體血液中有多種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它們都是有壽命的,多則120天,少則36小時,不斷新陳代謝。它們均來自于一種始祖細胞,即造血干細胞。造血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復制的能力,可分化生成各種血細胞。造血干細胞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一周內,血液中各種成分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干細胞的造血能力極強,如果只保留總量的1/10就能完成正常的造血功能。志愿者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只占人體造血干細胞總量的1/100,在完成采集后,供者的造血干細胞會迅速增殖,在一兩周內完全恢復,所以少量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

  楊醫生指出,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技術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國際上至今還沒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案例。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很快消失。

  對于一些人對動員劑和感染安全的顧慮,楊醫生說,這種顧慮大可不必。她告訴記者,目前使用的細胞動員劑是“粒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除能增加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的數量外,還有輔助心臟功能等作用。據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國際上的報道,至今還沒有發現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副作用。而采集造血干細胞的醫院都必須是經中華骨髓庫專家委員會審定的醫院,整個采取過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經過嚴格消毒,并一次性使用,確保捐獻者的安全。

  “捐獻干細胞既無礙健康,也沒有危險,只需您付出一點勇氣。”楊醫生說。

  簽下“生命的承諾”請務必遵守

  如果您適齡、身體健康、志愿捐獻骨髓,可以撥打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深圳工作站的熱線電話83321999報名,并填寫志愿捐獻書及有關表格。

  楊醫生告訴記者,志愿者報名后并不是馬上就要捐獻造血干細胞,而是在獻血的同時捐獻5毫升血液,骨髓庫的工作人員進行HLA分型檢驗,數據儲存到全國捐獻者資料庫備查。當某一位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時,由移植中心將患者的HLA分型數據傳送到資料庫,如果檢索結果得知志愿者的HLA正好與患者吻合時,工作人員再通知志愿者做捐獻的準備。這個過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大部分志愿者可能都沒有捐獻的機會。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保證絕對保密,僅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工作。

  楊醫生強調說,志愿者填寫捐獻書實際上是一份“生命的承諾”,一定要深入了解,深思熟慮下定決心后再作決定,而且最好在決定前做通家人的工作,一旦填寫了就不要反悔。特別是配型初步成功,工作人員與你再次確認,并進入高分辨檢測階段后,一定要務必遵守承諾。因為,患者此時的希望已經全部在你的身上,時間上已不可能再去找第二個捐獻者。甚至有的患者為準備移植已經進行大劑量的放療和化療,喪失了造血能力,此期間若你終止捐獻,再臨時尋找配型相合者已來不及,患者將有生命危險。事實上,前幾年國內其他城市也曾發生過志愿者臨時變卦,最后導致患者死亡的例子。生命經不起玩笑,經不起草率決定的折騰。

  楊醫生也指出,深圳是一個人口流動性很大的城市,捐獻者填寫登記表時,一定要再填寫兩位不同住址的親屬或朋友的姓名和聯系方式,以便萬一聯系不上你,而患者又急需捐獻時,可通過另外渠道及時找到你。

  捐獻者:捐髓是件快樂的事

  現在,深圳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資料庫入庫志愿者數達22000余人,從2001年至今已有73人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分別救治美國、新加坡、韓國及香港、北京、上海、天津、武漢、重慶、鄭州、鎮江、福州、成都、廣州、深圳的白血病患者。深圳捐獻者人數占全國捐獻者總人數的比例近1/15.

  潘慶偉是深圳第一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立后全國第一位非親緣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01年,他捐出造血干細胞救助了打工青年毛佐財。作為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人們對潘慶偉的關注自然就多些。這些年來,很多人都在問他一個問題:“你捐獻造血干細胞后,身體有沒有出現什么狀況?”潘慶偉也樂于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告訴大家:“你看看我健壯的身體。我很好!很健康!捐髓真的是件很簡單的事,它對我的身體并沒有任何生理上的影響,而且讓我心理上更加愉悅。”

  潘慶偉是一個“健美男”,身體結實,特別愛玩,喜歡開著心愛的摩托車全國各地到處去旅游。捐獻造血干細胞之后,他曾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三次開著摩托車三次到海南曬太陽、潛水;還兩次經青藏線、一次經川藏線到達拉薩接受高原缺氧的考驗;甚至開車到新疆體驗貼地飛行的刺激。如果你問他,他還會樂呵呵地告訴你,2006年,他還有了一個健康的女兒。“有機會的話,我還會第二次獻髓救人!”潘慶偉堅定地說。

  黃勉華,揭陽市中心血站血源科科長,目前正在進行中華骨髓庫揭陽工作站的籌備工作。黃勉華是揭陽市機采成分血無償捐獻第一人,也是揭陽市第一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作為一名血站工作人員,他用實際行動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

  “說起來,我還是在深圳捐獻的造血干細胞。”黃勉華向記者仔細講訴了他捐獻的全過程。2005年9月,他到深圳市血液中心參加工作會議。借著會議的空當,他在深圳市血液中心捐獻了200毫升全血,并填寫了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登記表。2006年底,黃勉華接到了深圳市血液中心的電話,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2007年1月25日,他住進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開始捐獻前的準備工作。住院的前四天,醫生給黃勉華注射動員劑。對藥物的敏感使得他感覺到有些肌肉酸痛。“好像得了感冒一樣。”第五天,黃勉華完成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一共進行了4個小時。采集完,休息一個小時,黃勉華就拉著妻子和同事去逛街了。“停止使用動員劑后,感冒的癥狀也沒有了。身體一點不舒服的感覺也沒有。”他捐獻的造血干細胞,挽救了廣州一位14歲白血病少年的生命。

  和潘慶偉一樣,作為一名過來人,他經常要接受其他捐獻者的咨詢。一個月前,中山市的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給他打電話,向他了解捐獻是否會對身體有傷害。聽了黃勉華的介紹,那位捐獻者終于卸下心理包袱,順利完成了捐獻。

  相關鏈接

  一、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者要達到怎樣的健康標準?

  凡年齡在18一55周歲,經下列檢查身體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骨髓造血干細胞供者。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25單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陰性<=1ng/ml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HCV):陰性

  艾滋病病毒抗體(HIV):陰性

  梅毒試驗:陰性

  二、造血干細胞移植可治哪些疾病?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現代生命科學的重大突破。造血干細胞移植可治療惡性血液病,部分惡性腫瘤,部分遺傳性疾病等75種致死性疾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造血干細胞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巨噬細胞疾病、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組織細胞疾病、遺傳性紅細胞疾病、遺傳性免疫系統疾病、遺傳性血小板疾病、漿細胞疾病、地中海貧血、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急性放射病等。因為有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三、作為捐獻志愿者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您或您聯系人的電話、地址發生變化時,希望及時通知登記部門,以便患者在需要時能很快找到您,使患者的疾病及時得到治療,并保證您實現救人的愿望。

來源:39健康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