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艾滋疫苗:何時才能修成正果
2008-11-19

2008-11-18 09:03:48     來源: 遼寧日報

  背景

    截至2007年底,全世界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數達3320萬。艾滋病,由于流行迅速、病死率高,極具破壞性,已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人們期盼著在醫學上攻克艾滋病這個人類健康領域所面臨的最大敵人,所以,對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每一項科學研究成果,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都會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目前最有效的“雞尾酒療法”雖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卻無法殺死病毒,這意味著全世界在攻克和治療艾滋病這個絕癥上需要繼續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投入。同時我們也看到,在人類歷史上,疫苗一直是控制或消除疾病最有效的公共衛生手段,所以,艾滋病疫苗也應該成為遏制艾滋病蔓延的最大希望。那么,全世界艾滋病疫苗研制的情況怎樣?疫苗之路還有多長?帶著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們采訪了專家。

    艾滋病疫苗可以預先“教”機體如何防御病原體,對它的研制應成為“防艾”的主攻方向之一

    記者:張主任,在談艾滋病疫苗以前,還是請您談談我國艾滋病防治方面面臨著怎樣的形勢?

    張林琦:多年來,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在預防和治療艾滋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我國很多地區,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于我國特點并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我國艾滋病防治任務依然很艱巨,由于艾滋病病毒本身的生物學特點和特定高危人群的行為等原因,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繼續傳播的潛在危險依然存在,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我們知道,醫療手段是防治艾滋病的關鍵,所以,攻克艾滋病的科學難關顯得最為迫切。

    記者:是的,針對艾滋病的醫療科學探索,全世界都很關注和期待,目前大家普遍知道的治療艾滋病較為有效的辦法是“雞尾酒療法”,它的效果如何?從理論上講,在醫療上對付艾滋病的手段有哪些?

    張林琦:國際知名的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教授創造的“雞尾酒療法”,即目前治療HIV感染所用的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法,能抑制病毒的復制,給艾滋病治療帶來了突破性進展,但這種療法需服用很多藥物,它的副作用很大,費用昂貴,會給病人身體和精神上造成巨大負擔,所以并不適合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并且我們都知道這樣的道理,與其得病后治療,即使能治好,也比不上健康時的有效預防、降低患艾滋病的幾率。那么,什么醫療手段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就是疫苗。只有費用低廉,并且副作用非常小的疫苗才可被廣大發展中國家接受,從而大大降低疾病流行。艾滋病疫苗將是遏制艾滋病蔓延最關鍵、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記者:是的,我們小時候都接種過疫苗,對疫苗并不陌生,而且由于全球廣泛使用疫苗,許多疾病如天花病毒已滅絕、小兒麻痹癥即將消除,疫苗的巨大作用在歷史和當今社會都已被證明。看來,艾滋病疫苗應成為我們的主攻方向之一。請您給我們通俗介紹一下,用疫苗對付艾滋病的原理是什么?

    張林琦:疫苗往往是將病原體 (病毒、細菌或寄生蟲)的一小片段或是以對人體無害的其他形式引入人體,這些部分被稱為外來抗原。人體免疫系統對這些外來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并且免疫系統有記憶細胞,當真正的病原體再次進入人體時,免疫系統能識別該病原體,產生更強、更快的免疫反應,遠遠超過從未接受過該疫苗的人體反應,阻止病原體復制,使得病原體不能感染更多的細胞,或生成抗體并粘附在病原體上,使之變得無害,或產生“殺手”型細胞,攻擊并殺死那些已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總之,疫苗可以預先“教”機體如何防御病原體。

    記者:是否可以認為,疫苗實質就是病原體?那么如何保證這些病原體進入人體后的安全性,即不會產生危害,這是否是目前艾滋病疫苗研制中的一個難題?聽說除了預防性疫苗,還有一種治療性疫苗?

    張林琦:傳統方法研制的疫苗,所采用的病原體或者是滅活的,或者已被減毒,所以不會引起疾病反應。然而滅活或減毒的疫苗設計方法至今還沒有被應用于艾滋病疫苗研發,因為如果疫苗是由整個病原體制成,科學家們還很難確保制成的疫苗不會引起艾滋病毒感染。

    由于這些擔憂,現在艾滋病毒疫苗并非用整個病毒制成,而是用艾滋病毒的一部分蛋白物質或基因片斷,進入人體細胞后,產生人體蛋白也會發生免疫反應,所以這種疫苗被稱為亞單位疫苗或DNA疫苗。這些疫苗絕對安全,不會引起艾滋病毒感染。同時,我們還可以用一個無害的或減毒的病菌或細菌作為載體,病原體的基因由載體攜帶進入人體細胞。這是一個常見的研發艾滋病疫苗的策略,目前許多艾滋病候選疫苗都屬于這種載體疫苗。預防性疫苗是傳統的疫苗類型,用于或者在未被感染之前,當今處于測試階段的艾滋病候選疫苗,多數是預防性疫苗。而治療性疫苗是指在病人被病原體感染后,利用疫苗來誘導和增強免疫反應,以達到大幅度減少患者體內艾滋病病毒數量的目的。一些科學家也正把這類疫苗作為研究和攻克的方向。

    記者:理想狀態下的艾滋病疫苗要達到什么效果?會百分之百有效嗎?

    張林琦:理想的艾滋病預防性疫苗首要的一條就是接種了疫苗的人比沒有接種該疫苗的人有更低的感染或發病率,從而降低整個人群的發病率,同時還要滿足安全性、實用性、穩定性的要求,即不會引起任何嚴重的副作用,能夠大批量生產且能夠快速便捷地供給所有需要疫苗的人,在各種條件和環境下能持續很長時間。目前在已研制出的其他疫苗中,還沒有一種疾病的疫苗能對所有人群都百分之百有效。所以,艾滋病疫苗一旦問世,預防效果也很可能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不能完全阻斷艾滋病毒感染。因此即使接種了疫苗,人們仍需采用其他防御措施。

    高度變異性使艾滋病疫苗研發非常困難,研制一種廣譜有效的疫苗是研究人員面臨的最大挑戰

    記者:現在我們更為關心的是艾滋病疫苗研制的現狀。說到現狀,我們不能不提到一個事件,那就是2007年9月,美國Merck公司終止了一個被寄予厚望的艾滋病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這種復制缺陷型Ad5腺病毒載體疫苗 (簡稱Ad5載體疫苗)二b期臨床試驗宣告失敗。這次失敗是否真的表明艾滋病疫苗研究遭受到重大挫折?目前世界艾滋病疫苗研究到底進行到怎樣一個程度和狀況?

    張林琦:美國Merck公司的研制這個疫苗當時被科學界寄予厚望,因為它是用全新方法研制的,專門誘導體內免疫系統的具有殺傷作用的T淋巴細胞反應,并且此前在猴子身上顯示出了良好免疫效果。科學界曾樂觀地認為,即使這種疫苗無法保護接觸者不被感染,至少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在感染者體內的復制速率及其復制水平。但此疫苗在3000名臨床試驗的志愿者身上卻沒有顯示出期望的效果,即不能保護高危人群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令科學界驚訝和失望。至于失敗的原因,目前正在做具體的分析。

    自1987年臨床試驗開始到現在,全球約有20個國家在研發和測試不同種類的艾滋病疫苗,已有超過30種候選艾滋病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已有十多種疫苗進入二期臨床試驗,3種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但這3種目前都已被證明失敗。艾滋病疫苗研制可以說任重而道遠。

    記者:為什么在猴子身上會成功,到了人身上就起不到作用?

    張林琦:所有疫苗,在用于人體試驗前,都要通過動物模型來評價。艾滋病病毒是靈長類慢病毒家族的一個成員,除了人類以外,只有大猩猩能被HIV感染,但是不會發展成艾滋病。猴類可以被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引發類似艾滋病的疾病。所以,我們只能用猴子作為動物模型,但其對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反應和人是不一樣的,只能是一個參考,如提供安全性和免疫反應類型等信息。所以,一方面我們還要繼續尋找最真實反映疫苗保護效力的理想的動物模型,一方面必須做好臨床人體試驗,這是證明艾滋病疫苗有效性的唯一途徑的準備。

    記者:全球對艾滋病疫苗20多年的研制至今沒有成功,除了動物模型外,到底難在什么地方?

    張林琦:研發艾滋病疫苗非常困難,涉及許多科學上的挑戰。首先,艾滋病病毒具有高度的變異性。病毒善于侵入人體免疫系統,并通過包裝和變異(改變自身基因)來逃逸由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大量復制,不是百分之百精確,導致所復制的病毒在基因和蛋白序列方面與最初的病毒不同。而我們的一個候選疫苗從開始研究到開始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而此時疫苗的效力也許已經和當初的艾滋病病毒在基因的蛋白序列上不相匹配了。其次,變異會導致不同亞型病毒在世界各地傳播,而不同亞型的病毒對不同疫苗可能有不同反應。艾滋病毒分為多個“族群”,亦稱為亞型。每個亞型的基因物質與其他亞型約有30%的差異。有些病毒可能是兩個亞型的合成體。針對一種亞型的候選疫苗所誘導的免疫反應是否對其他亞型也有效,候選疫苗的研發是否有必要針對可能測試該候選疫苗的地區或國家里最常見的病毒亞型,目前尚無明確答案。如何研制一種廣譜有效疫苗或疫苗合成物,是所有艾滋病毒疫苗研究人員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此外,對免疫反應與疾病進程的相關性了解不足,艾滋病病毒的傳播和發病機制尚未被完全闡明等,都使得艾滋病疫苗的研發缺乏準確和可靠的科學基礎。

    記者:艾滋病疫苗研制如此困難,經歷了那么多的失敗,如何看待這些失敗,是否意味著疫苗的研制前景黯淡?科學界對疫苗成功研制是否還抱有信心?

    張林琦:盡管許多艾滋病疫苗試驗結果不盡如人意,但這也是在科學探索中的必經之路,疫苗的研制有時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比如研制脊髓灰質炎疫苗共歷時47年,而水痘疫苗的問世也經歷了42年時間。從另一個角度看,任何科研成果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可以使科研人員總結經驗和教訓,為設計和研發新艾滋病疫苗提供可借鑒的重要信息,重新反思疫苗策略,加大基礎科研投入,進一步加深艾滋病病毒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認識,從而制定新的疫苗研究方案,以利再戰。盡管發展一個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進展,我們最終能夠控制艾滋病傳播的前景是樂觀的。艾滋病疫苗研制再難,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也會繼續深入地探索下去。

    我國高度重視,加大了艾滋病疫苗研發投入,并多渠道開展國際合作,已有多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記者:那么,如果目前有一種處于臨床一期或二期試驗中的疫苗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到最終成功上市應用,還需要多長時間?

    張林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還需要至少8-10年的時間。一種疫苗,無論在理論上或動物試驗中的結果多么好,都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后才能證明在人體中是否安全有效。臨床試驗的過程大體經過四期。第一、二期的試驗是將疫苗用于健康的志愿者,主要目的是測試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兩個階段分別需要至少1年和2年。在某些情況下,二期b階段試驗也從高危人群中招募一些健康志愿者參與試驗,為第三階段大規模臨床試驗提供參考。三期是將疫苗用于更多高危人群中的未感染志愿者,以測試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接種人群可從2000人至2萬人不等。這一期試驗可持續3至5年。四期通常在疫苗功效試驗與獲得市場準入許可兩個時間段之間進行。這一研究有助于在更多人群中收集安全性數據,以此決定疫苗是否應該獲得完全批準和許可。這四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求研制者必須有足夠的信心和承受打擊的能力。

    記者:艾滋病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敵人,而且疫苗研制存在巨大艱難性,全世界的艾滋病研究力量可否聯合起來共同攻關?我們知道,艾滋病不僅對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威脅也日益加大,那么發展中國家是否也在積極研制艾滋病疫苗?

    張林琦:世界各種組織和機構在艾滋病疫苗研制方面的溝通與合作正在加強。同時,艾滋病毒分為多個亞型,分布在世界不同地區,要想研制對更多病毒亞型都起有預防作用的疫苗就必須加強了解和借鑒,建立及加強國際組織或者是國際社會的合作,著眼于候選疫苗的設計和臨床前功效的測試,從而在質量和數量上選擇最好的候選疫苗進入人體試驗,避免目前艾滋病疫苗研發過程中不必要的重復和倉促上馬人體試驗的巨大浪費。整合各種資源和方法,在疫苗的測試、監控評估方面需要一個共同的評估體系,來公正客觀地評價疫苗。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在集中力量進行艾滋病疫苗的研制。

    記者:我國艾滋病疫苗研制的情況怎么樣?

    張林琦:我國的艾滋病疫苗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但并不等于處處落后。美國Merck公司疫苗的失敗無形中把各國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幾乎拉回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只要我們抓住歷史性機遇,組織團隊,整合資源,創新機制,我國艾滋病疫苗研發將會提高到國際水平。我國政府下決心在“十一五”期間加大疫苗研發的投入,批準啟動“973”項目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學和免疫應答機制研究”。該研究針對國際上艾滋病基礎和臨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結合我國艾滋病的特點,將對艾滋病病毒生物學和人體免疫應答機制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展開系統研究和有重點的探索,通過在分子水平上解析艾滋病病毒HIV和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鑒別和闡明免疫反應中有效免疫應答的分子基礎等,為艾滋病藥物和疫苗的研發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科學方法。目前正在建立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艾滋病疫苗研發組織隊伍。

    記者:聽說我國已有兩種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效果和前景怎樣?

    張林琦:我國針對中國艾滋病病毒的兩支疫苗人體試驗正在進行中。由吉林大學科研人員研制的我國首支艾滋病疫苗按照國家疫苗臨床試驗的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已全部完成對49名受試者的觀察,全部一期臨床觀察結束,檢測所取血樣,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評價。試驗結果表明,參與者是耐受的,疫苗是安全的,但還需要II期、III期臨床進一步評價。

    另一種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與歐洲合作研制的、第一個中國擁有部分知識產權的重組痘苗病毒載體艾滋病疫苗也完成了一期臨床研究的結果。另外,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等單位研究的疫苗,也正處在實驗室與臨床試驗報批階段。應該說我國艾滋病疫苗研制還是有很大希望的。科學的道路從來就沒有過一帆風順,只有那些擁有強烈責任心和執著信念、腳踏實地、勇于創新、不畏失敗的人,才能通過科學的方法,最終戰勝艾滋病病毒。照片說明:

    ①“防艾”,我們共同的責任②④首批志愿者在南寧接受艾滋病疫苗Ⅰ期臨床研究③艾滋病病毒⑥醫務人員準備為志愿者進行疫苗接種⑤各地舉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⑦使用高技術設備對采集的血液進行嚴格的艾滋病毒抗體檢測,確保用血安全⑧化驗員接受艾滋病毒抗體檢測培訓⑨兩位市民從“紅絲帶”宣傳畫前經過

  ◆◆◆

    艾滋病疫苗研究大事記

    1983年艾滋病毒(HIV)被確定引起獲得性缺損免疫綜合征(艾滋病,即AIDS)。

    1984年美國衛生與人口服務部宣布,一種艾滋病疫苗可望在兩年內問世。

    1992年基于gp120亞單位開發的疫苗第二階段的第一次試驗啟動。此前的1987年美國政府啟動了第一次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第一階段)。

    1996年在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下,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成立,以促進艾滋病疫苗研發,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1997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艾滋病疫苗研發十年計劃。

    1998年基于gp120開發的疫苗第三階段的第一次試驗,由VaxGen公司在北美和歐洲啟動。

    1999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在兩個現有的艾滋病疫苗組織基礎上成立了艾滋病疫苗試驗網絡(HVTN)。

    1999年基于gp120開發的疫苗第三階段的第二次試驗,由VaxGen公司在泰國啟動。

    1999年在烏干達招募第一個志愿者參與HIVNET007試驗,為非洲第一次艾滋病疫苗試驗,用以測試重組載體疫苗(ALVAC)。

    2000年第一次針對亞型A(東非最常見的病毒族群)的艾滋病疫苗試驗啟動。

    2003年,更多的疫苗試驗在博茨瓦納、南非、烏干達啟動;同年,基于gp120開發的疫苗結束了第一批的三期兩次試驗,結果顯示疫苗沒有功效。

    2004年,采用誘導T細胞免疫策略,由美國Merck公司和HVTN實施的疫苗臨床試驗啟動。

    2006年,中國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完成一期臨床試驗。

    2007年,美國Merck公司終止了一個被寄予厚望的艾滋病候選疫苗(Ad5載體疫苗)的臨床試驗。

來源:遼寧新聞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