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發布者: 劉斌 類別:新聞掃描 日期: 2008-11-21
據德國《明鏡》報道,柏林夏里特醫院(Charité)在艾滋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兩年前,一名柏林男子同時身患兩大絕癥,一度生命垂危。在接受頗具創造性的干細胞療法后,他不僅成功地戰勝了白血病病魔,就連體內的艾滋病病毒抗體也轉為陰性。
事實上,直到現在艾滋病仍是一種不治之癥,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完全消滅艾滋病病毒,因為病原體變異很快,讓為病人量身定做的治療手段迅速失效。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仍未能解決這一難題。不過,對于那些艾滋病患者以及相關研究人員來說,夏里特醫院的血液部、腫瘤部和輸液部主管艾克華德·楴爾(Eckhard Thiel)所發表的報告也許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報告的主角是一位現年42 歲的病人。兩年前,他不僅罹患白血病,還同時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一度生命垂危,夏里特醫院的癌癥專家建議他接受干細胞療法。
就這樣,以楴爾為首的研究小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在使用傳統藥物的同時,醫生們大膽采用了某些全新的醫療手段,比如抗艾滋病毒的干細胞,他們計劃為患者移植擁有特殊基因的異體骨髓。骨髓干細胞移植在白血病的治療中較為常見,甚至早已成為一種有效的治愈手段,對于艾滋病卻不能奏效。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有研究者進行過類似的嘗試,但以失敗告終。楴爾及其同事打算將這項研究向前推進一步,他們尋找的骨髓不僅能夠治愈白血病,而且還擁有一個重要特征,即帶有能夠發生突變的CCR5基因。它可以產生一種受體,激活免疫系統以抵御病原體的侵襲。此外,CCR5還與CD4受體一道組成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關卡。因此,在與艾滋病的斗爭中, CCR5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擁有CCR5變體的人數約占總人口的3%到5%。楴爾的這名病人無疑是幸運的。首先,楴爾找到了80位符合條件的骨髓捐贈者。對一般的病人而言,這個數字常常為零。其次,在這80個志愿者當中,有一位便擁有著至關重要的CCR5變體。
楴爾稱,這名病人的痊愈在世界范圍內都可稱得上是前所未有的成功——無論在病人的神經系統或是胃腸道,研究者都未發現病毒的蹤影。研究人員對于這一突破感到“高興與自豪”。目前,楴爾及其同事打算將這一成果發表在著名雜志《新英格蘭醫學》上。
然而,其他專家卻對此表示懷疑。艾滋病毒網(Kompetenznetz HIV/Aids)的發言人諾伯特·布洛克邁耶爾(Norbert Brockmeyer)在接受采訪時否定了艾滋病人徹底痊愈的可能性。他指出,盡管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已不見蹤影,但它們仍然潛伏在人體的脾臟、淋巴結和神經細胞等各部位。
作為魯爾大學的皮膚科和變態反應科主任,布洛克邁耶爾雖然稱贊楴爾等癌癥專家的做法是“富有智慧”與“充滿希望”的,然而對于存在的問題,他亦直言不諱。首先,骨髓移植手術將帶來極大的風險,因為在之前的化療中病人的機體變得虛弱。尤其是艾滋病病人將承受更高的感染風險。其次,找到合適的骨髓捐贈者并非易事。此次成功不過是個例罷了。
簡言之,夏里特醫院的干細胞療法并非靈丹妙藥,也無法大規模推廣。然而,對于目前世界上的3800萬艾滋病患者來說,它依然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來源:中國生物科技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