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02日 11:06 來源:廣州日報
昨天是世界艾滋病日。當天,在暨南大學SIFE社團組織的“你我同心,遏制艾滋”公益自行車巡游活動上,暨南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陳青山指出,現有艾滋病宣傳教育“不到位”。
蚊子叮咬會傳播艾滋病毒么?
陳青山教授指出,防艾宣傳進行多年,如今HIV作為一個名詞已漸為人知,但普通人群防艾意識仍然非常薄弱,“普遍將艾滋病視為‘距離自己很遙遠的事’”。另一方面,有廣州防艾志愿者團體調查顯示,在發生高危行為的人群中,對防艾知識的知曉率雖然比較高,但采取防范行為的人很少,這也是艾滋病防治遭遇的新挑戰。
昨天上午,記者隨機詢問了12位市民,既有中學生、大學生,也有三十多歲的打工者和四十多歲的師奶。
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知道艾滋病”,第一反應是此病“很可怕”。然而,對于“感染HIV病毒的人外表跟健康人會不會有明顯區別”、“跟病人吃飯、握手會不會感染”、“蚊子叮咬會不會傳播病毒”等問題,答對者分別只有5人、6人和3人。
醫學界的“艾滋預測”已成真
“在很多人心目中,HIV仍然只是一個新名詞,覺得自己離艾滋病很遠?!睆氖铝餍胁W研究的暨南大學醫學院陳青山教授表示,早在5年前,醫學界已經預測中國艾滋病即將從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而今年衛生部首度承認,中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是性行為,這也意味著醫學界的預測已經成真。
另一方面,廣州防艾志愿者也向記者反映,大眾對于HIV的知曉率比5年前有明顯提升,但如今艾滋病防治又遭遇新挑戰:人們的“知”、“行”嚴重脫節。
根據“嶺南伙伴健康支持中心”最近對160名同性戀者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艾滋病知識可以打100分的受訪者,卻回答自己“幾乎不用安全套”。78.95%的受訪者知道帶套可防艾滋病,但承認自己曾發生未使用安全套的不安全性行為。
為什么現有的防艾宣傳無法起到改變人們危險行為的作用?暨南大學國際學院國貿專業大一學生安心怡告訴記者,現在的防艾宣傳教育很刻板,一年一次的宣傳形式,并不能提供給自己想要的防病知識。
陳青山也表示,現有的宣傳方式亟待改進,一方面并沒有告訴人們艾滋病究竟是什么,應該如何應對,另一方面,人們在不明所以、半知半解的情況下,更容易產生“艾滋恐懼”。
受訪的市民、志愿者和醫學專家均呼吁,在艾滋病流行出現新變化的態勢下,防艾教育必須謀求變革。
面對“防艾”,市民越來越坦然
昨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中山二院門診大廳異?;鸨庖粋€醫生早上短短幾小時即免費義診幾十人。
記者昨日上午10時多來到中山二院,前來咨詢的人絡繹不絕。該院檢驗科副主任段朝暉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市民面對艾滋病防治越來越坦然了。段朝暉表示,臨床約七成HIV患者已感染卻仍不自知,照常結婚、生子,與人交往,導致其他人被感染?!昂芏鄷r候這些病人是從呼吸科、皮膚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科室篩查轉送來才被發現的。”
又訊 昨日,由團省委主辦的“青春紅絲帶”廣東省2008年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在陽江開展。在此其間,團省委為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感染者贈送一批價值2萬元的藥品等。
昨晚,一個別樣的公益晚會在白云區新市新眾時尚港休閑廣場前舉行,市民可以了解艾滋病知識。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