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窗 2008-12-16
“謝謝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為我重新點燃了生命之燈。”14日,記者了解到,遠在武漢的大四女生白血病患者劉莉向我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鄭莉莉表達了感激之情。鄭莉莉作為目前我省捐獻造血干細胞年齡最小的志愿者,這位年僅19歲的女孩子用自己的勇氣和愛心之舉向人們詮釋了生命的崇高意義與
人性的光輝。
鄭莉莉出生在龍巖,家住紅炭山化工有限公司,是家中的獨女。2007年,從泉州服裝學校畢業后,在莆田一家服裝廠做服裝設計工作,而就在畢業前一次參加獻血時,鄭莉莉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經過認真考慮,她留下5毫升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也因此成為我省迄今為止2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中捐獻年齡最小的一名志愿者。
回憶起當初自己的這一決定,開朗的鄭莉莉說當時就好比種下一顆“生命種子”,也沒想到這個決定會這么快改變千里之外一個原本陌生人的生命軌跡,好像一切都是在不經意間完成的。
然而,就是這似乎不經意的舉動,讓鄭莉莉的愛心和勇氣與一個身患白血病的患者緊緊連在了一起:今年3月17日,她接到自己與一名武漢白血病女患者血樣初分辨配型成功的通知。5月初,高分辨配型顯示雙方的血樣十分吻合。7月8日,她又通過體檢;8月份,她為這名武漢的22歲大四女生劉莉捐獻造血干細胞并成功配對,成為福建省造血干細胞成功配對的第25例。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挽救別人的生命做點貢獻,我感到很值得也很自豪。”鄭莉莉欣慰地告訴記者,在接受了自己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后,劉莉的白細胞數量正一點點增加,身體也在逐步康復。
“我們全家人不會忘記,是你的愛心和無私的奉獻,才有劉莉的第二次生命!孩子,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我們的女兒,我們一輩子忘不了。”14日,鄭莉莉告訴記者,當她看到劉莉和她的家人在感謝信上寫的這些話時,自己的眼眶立刻濕潤了,心中瞬時涌滿了感動。
在采訪中,鄭莉莉還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她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的體會:“對方從80萬人中,整整花了四年,直到找到我才配對成功的。在配對前的一個星期,為防止感染還不能感冒,那時我特別緊張,把生命看得很重,想到不能只為自己活著,還要為別人活著,這對于我的靈魂和思想也是一種凈化和震撼。”(楊燕 楊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