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艾滋病毒1400萬年前祖先
2009-01-07
2009年01月06日11:20  外灘畫報

科學家們在灰鼠狐猴的基因中找到了與人類艾滋病毒(HIV)同屬一個族譜的病毒。

  日前,科學家們在灰鼠狐猴的基因中找到了與人類艾滋病毒(HIV)同屬一個族譜的病毒。這一新發現,為HIV 病毒的進化史找回了最為重要的一段“丟失章節”。這一發現對于研究這些靈長類動物如何在進化中戰勝艾滋病病毒,為人類探尋艾滋病病毒的未解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

  文/ 劉旭陽

  最初,科學家只能證明人類HIV 病毒中的兩條片斷在靈長類動物體內最多存在100 萬年,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它們僅僅是最近幾十萬年才出現的。以前科學家普遍認為,艾滋病毒的出現也不過百年,是由西非的烏白眉猴傳染給人類的,第一批傳播這種病毒的人可能是為了肉食而捕殺野生動物的獵人,或者將這種靈長類動物當作寵物喂養的人;HIV I 則是由黑猩猩傳給人類的。

  但在去年12 月1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撰文聲稱,他們在馬達加斯加灰鼠狐猴的基因中發現了一種與HIV 病毒來自于同一族譜的“Lentiviruses”過濾性病毒。由于該病毒已經在灰鼠狐猴族群中存在了至少1400 萬年,在這項相當于一種遺傳考古學的研究中,艾滋病病毒起源時間表被再次向后推移。

  灰鼠狐猴是一種大小跟松鼠差不多,長著圓圓大眼睛的靈長類動物。非常獨特的是,灰鼠狐猴的棲息地僅限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的馬達加斯加島。對于科學家來說,唯一能合理解釋為什么這些灰鼠狐猴會攜帶這種病毒,并且對它有免疫力的原因就是:在很久之前,灰鼠狐猴族群曾經遭遇過大規模類似艾滋病的傳染病,以至于獲得了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們認為,距今大約1400 萬年前,馬達加斯加與非洲大陸之間可能還由一個大陸橋相連接,只有在那段時間,其他感染這種病毒的生物才有機會通過大陸橋把病毒傳染給僅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灰鼠狐猴。

  根據這一發現,有些研究者甚至推測生活在這座小島以外的狐猴和其他野生靈長類,可能在8500 萬年前便攜帶這種病毒了。這個時期,包括狐猴在內的靈長類動物開始逐漸分化,演變成猴子、猿和人類。不管怎樣,在灰鼠狐猴基因中找到的“Lentiviruses”病毒都是人類目前已知的HIV 病毒最早的祖先。這一項目的負責人、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艾滋病病毒HIV 藥物抗性專家羅伯特?沙佛認為,他們的這項研究相當于找到了HIV 病毒進化史上最為關鍵的一環。

  為什么某些靈長類能抵抗HIV 感染

  自艾滋病首次在美國被確診之后的27 年中,全世界累計約有2500 萬人死于這種致命傳染病,目前它仍威脅著全球約3300 萬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命。在馬達加斯加的灰鼠狐猴基因中找到與HIV 同宗的病毒,為人類研究艾滋病病毒的起源開辟了一條重要新途徑。如果這些斯坦福專家們的觀點是正確的,即HIV 所屬的病毒家族已經存在了千百萬年的歲月,那么這將改變人類對于免疫系統針對這類病毒自我進化的理解。

  羅伯特?沙佛認為,人類對于多種類似HIV 的病毒與被感染的靈長類動物的染色體之間的關聯認識越清楚,就越容易弄明白,為什么某些靈長類動物體內蛋白質能夠抵抗病毒感染,而另外一些卻不行。如果我們能發現生物宿主是如何在歷經萬年的進化中控制住病毒的,那么這將為人類開發新的抗HIV 特效藥或者其他提高人體免疫的方法帶來福音。

  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灰鼠狐猴、狒狒、烏白眉猴和非洲綠猴等特定靈長類動物攜帶這些病毒卻不會致病。通過研究那些被類似HIV 的病毒感染的靈長類動物體內起延緩和阻止病毒繁殖的基因片斷,研究者一方面可以從遺傳考古學入手,研究這些生物是如何進化來抵抗類似HIV 的病毒;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醫學手段獲得這些病毒更清楚的進化特征,以提前做出預防的措施。

  此外,斯坦福研究團隊的發現還有力地支持了這樣的科學預言:與HIV 病毒相似的病毒在靈長類和其他野生生物間的存在,比人們以前認為的更加普遍,這種情況給密切接觸這些動物的人帶來了潛在風險。因此,確定生物攜帶為病原體提供棲息地的類似HIV 的病毒已經有多長時間,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它們是如何在野生群體里傳播和進化的,以及預防它們的生物學方法。研究者們利用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降低人類再度感染目前只有野生生物才攜帶的其他類似HIV 病毒的風險。

  攻克HIV 病毒時間緊迫

  盡管發現HIV 更早的祖先對人類攻克艾滋病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要想在短時間內找到真正治愈的方法卻并不現實。哈佛醫學院的靈長類病毒學專家威爾金?約翰遜認為,雖然發現HIV 病毒更早的起源讓人激動,但是這只為我們揭示了艾滋病的冰山一角。要想完全理解類似這些病毒是如何演化而來、生物如何進化出免疫能力這樣的歷史謎題,對于人類來說仍然是一條漫長之路。

  此外,由于100 多年來,人類對于馬達加斯加島自然生態的破壞,灰鼠狐猴已經瀕臨絕跡。直到2006 年,德國科學家才在島上的叢林中重新發現了這種長約10 厘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的灰鼠狐猴。英國《衛報》認為,由于這種在艾滋病研究中至關重要的灰鼠狐猴的數量正越來越少,留給人類攻克HIV 病毒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來源:新浪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