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 09-01-16 19:10
中廣網1月16日北京消息 (記者郭海涌 通訊員賀軍榮)今天上午,從陜西長安大學武警國防生李玉鵬身上采集的造血白細胞后送到北京解放軍307醫院,一名42歲身患白血病中年男子的生命在這位武警國防生無私捐獻下,又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據悉,李玉鵬是目前陜西省年齡最小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是陜西省第59名造血干細胞自愿捐獻者。
據醫護人員介紹,干細胞存在于紅骨髓中,是具有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且能夠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始祖細胞”。一個健康人的100毫升濃縮造血干細胞,即達到挽救一個白血病患者生命的需求量。2006年9月,李玉鵬從青海西寧考入長安大學公路學院。經過嚴格選拔,成為該校武警國防生中的一員。李玉鵬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干部家庭。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是一家物業公司的管理員。父母雙方為人正直、誠懇、善良,受父母的影響,李玉鵬從小就養成了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優秀美德。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李玉鵬就因學習成績優異、思想品德高尚,多次被校方表彰為“優秀少年先鋒隊員”、“十大標兵青年團員”。2003年,在學校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中,當李玉鵬得知我國血庫血資源短缺的消息后,毅然走進采血車,第一次無償捐獻了400毫升血液。此后,他每年兩次去當地血液中心進行無償獻血,每次捐獻400毫升。到目前為止,他無償捐血12次,鮮血總量達4800毫升,被西寧市授予“無償獻血先進個人”光榮稱號。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李玉鵬2005年還報名參加了中國青年志愿者,利用周日、節假日,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2006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長安大學大學后,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愛民、助民活動,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多次受學校和領導的獎勵和好評。尤其是成為武警國防生后,他更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時時、處處關心、團結同學、熱心幫助有困難的學生。2007年5月8日,在長安大學組織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宣傳活動中,當李玉鵬得知我國已有400萬白血病患者因志愿者捐獻庫中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或遭受病痛折磨、或失去生命的情況后,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中國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隊伍中。
1月初,當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解放軍307醫院一名42歲身患白血病干部配對成功,尤其是自己與患者的配對率為98萬分之一時,李玉鵬激動萬分,他深深地為自己通過捐獻而挽救一個生命而自豪。第一次采集結束后,李玉鵬激動地說:“在和平年代,軍人的奉獻應該體現在很小、很平凡的事情上。我為自己捐獻造血干細胞而挽救掙扎在死亡邊緣的患者感到自豪!這次捐獻并不是我奉獻愛心的結束,而是一個開始。希望我的這個小小的行動能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救助白血病患者的志愿者隊伍中,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鼻皝砜赐奈渚兾骺傟犝尾扛敝魅瘟_建禮告訴記者,李玉鵬無償捐獻造血白細胞的義舉,不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而且展示了武警國防生“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祖國,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核心價值觀。日前,長安大學號召全校廣大學生向李玉鵬學習,積極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行列,努力為這項惠及千百萬白血病患者的愛心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陜西管理中心主任劉耀堂向李玉鵬頒發了榮譽證書和愛心使者獎牌。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