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告急!擬招勸捐員來“解圍”》追蹤
因眼庫新鮮角膜庫存量為零,省紅十字會將在紅十字會志愿者中招募勸捐員一事經本報獨家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昨日,數百名讀者致電省紅十字會和本報,咨詢勸捐員和角膜捐獻的相關事宜。省紅十字會表示,今年5月將通過全省116個紅十字會醫療機構建立角膜捐獻網絡。
將建全省角膜捐獻網絡
在西方,有一種隨著駕駛執照置放的卡片,一旦持卡人發生車禍身亡,警察只要一劃卡就知道其捐獻意愿。但在我國,人們所知的捐獻途徑很少。
“每一枚角膜都用到了極致!”據省紅十字會眼庫主任魯齊介紹,正常眼角膜中間最透明的部分是移植的最佳材料,一枚角膜移植給1-2名患者最合適。因為新鮮角膜稀缺,以前被視作邊角余料的鞏膜都被用在角膜部分病變的患者眼上。一枚角膜曾同時移植給了7個患者。
為避免各市州出現因路程遙遠而無法及時采集捐獻者角膜,省紅十字會擬將全省116家紅十字會醫療機構納入角膜捐獻的采集網絡。如果捐獻者在離眼庫超過2小時車程的地方,就委托當地采集點的醫生實施摘取角膜的手術。
受益人能否承擔些費用
事實上,每一例眼角膜捐獻的直接成本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其中包括檢查費、手術費和運輸費等,有時也包括捐獻者的醫療費和喪葬費。據了解,美國在收取了患者每年約1000美元的注冊登記費后,根據病情緊急程度等因素安排移植手術。但在我國這筆錢絕大部分由紅十字會和眼庫,還由接受角膜的醫院承擔。
四川的角膜移植手術只收取了手術費,為采集到捐獻者的角膜,所產生的系列費用并沒有轉移到患者身上。省紅十字會希望建立一個愛心基金,募集善款用在捐獻成本上。“但這很困難,深圳撐了9年才得到第一筆200萬捐款。”魯齊說。
深圳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執行主任姚曉明博士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接受角膜移植的受益者應該承擔這筆費用,但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收費標準。
昨日,一殯葬企業負責人表示,愿為捐獻者提供免費的喪葬服務和墓地。不久后,在成都將誕生一座特殊的紀念碑或林園,那些角膜捐獻者名字將被鐫刻在上面。
志愿身后捐獻眼角膜咨詢聯系方式:4007025120;13982221138;監督電話:84350178。記者程渝攝影陳羽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