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陽 攝
省兒童醫院聯合都市快報、杭州市慈善總會成立“浙江兒童白血病救助基金”,杭州市慈善總會為白血病兒童開設慈善專戶,接受來自社會的愛心捐款。
從前天開始,記者的電話就沒有停過,許許多多的好心人伸出援手,幫助這些得了白血病的孩子。
中學生每人每天捐1元
夏衍中學的鄭國成老師說,他們有筆款子想捐給得白血病的孩子,錢雖然不多,但全校每位學生都出力了。
全校24個班級,每個班30多位學生,從3月5日開始,每人每天捐出1元錢,募集到一起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次捐款是學校團委在3月份發起的,3月5日是學雷鋒日。學校給這次捐款行動取了個好聽的名字:“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鄭國成老師是高一(2)班的班主任,教語文。他說:“現在的孩子條件好,捐款開始的時候學生不放在心上,說1元錢不算什么。我告訴他們,每天少喝一瓶飲料,一瓶飲料3元錢,就是三天的捐款,全校600多學生1天內不喝飲料,就有近2000元錢了,能負擔兩個孩子一天的藥費了。積少成多同樣能做大事。”
每個班級自己做了個捐款箱放在講臺邊,學生一到教室,先捐1元錢。班級團支書或者班長負責管這個箱子,每天放學后把箱子交給班主任,鎖在辦公室。一位學生說:“每天到學校丟一元錢,聽到硬幣‘哐當’的聲音,這一天從做好事開始,很有意義。”
有的學生一天捐兩元、三元。昨天,鄭老師搖搖捐款箱,已經有點沉了。他看了快報“浙江兒童白血病救助基金”的報道,決定把學校的捐款用于白血病兒童。
今天或者明天,鄭老師就把捐款打到市慈善總會的基金賬戶上,粗粗算了一下,有七八千。鄭老師說,他們的“一元捐款”行動還會繼續下去,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一定能幫到需要救助的孩子。
清潔工大姐送來水果籃
昨天下午3點半,省兒童醫院血液科病房來了位拎著水果籃的大姐,她來看呂雅施(快報3月14日封面的小姑娘,10歲,永康人),她摸摸小雅施的頭,眼睛就紅了,塞給小雅施5張100元,“錢不多,你們先用著,我還會來的。”
大姐姓余,江西人,嫁到蘭溪又來杭州打工。她在杭州當清潔工,每天掃延安路,月工資1100元。丈夫沒有固定收入。
“我看到報紙上的照片,真難受,這么漂亮的小姑娘,眼睛大大的,好像有很多話要說。”余大姐說她有兩個女兒,1個20歲,1個18歲。“哪個爸媽看到自己兒女受罪不心疼,以前人家幫過我的小女兒。我永遠記得好心人。”
5年前,她的小女兒讀初中,成績不好,沒有考上普高,讀技校學費比較高,實在沒有辦法,只能讓女兒出來打工。“當地政府找到我,說有個春蕾計劃,能幫助像我女兒這樣的學生。有好心人和我們結對子,一年捐助我們兩次,給孩子上學的錢。”余大姐說,做人不能沒有良心,“我們被人幫過,也要幫人。”
“你們可能不信,我從來沒有買過水果籃。我能力只有這么點,500元能做什么……”
期待更多的援助
3月14日,浙江省兒童醫院、都市快報和杭州市慈善總會共同發起成立“浙江兒童白血病救助基金”,過去幾天,已經有很多像夏衍中學學生和余大姐這樣的好心人站出來,捐100、500、1000……基金賬戶里已經有將近30萬的善款,也有一些企業準備捐款。
昨天,我們和省兒童醫院的趙正言院長、市慈善總會的李朝東主任一起商量捐款的事情。趙院長說,醫院有兩個病區,大概有60個白血病孩子需要幫助,而1個療程的費用就要5萬左右,捐款還遠遠不夠啊。
我們感謝夏衍中學的學生每天捐1元錢,感謝余大姐從工資中拿出一半幫助生病的孩子,也期待更多的企業、個人伸出援手,一起把這件善事做起來。
基金使用辦法正在擬定中。首批善款將盡快發到白血病兒童手中。
14歲的衢州男孩陳世豪化療后很虛弱,需要坐輪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