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20日 10:43 來源:長江日報
臺灣骨髓挽救武漢大學生海峽兩岸上演“生死時速”
本報訊(記者李艷梅 通訊員雷志勇 蔡敏)經過一番“生死時速”般的傳遞,臺灣的愛心骨髓讓武漢大學生重獲生命。
昨日下午,在武漢同濟醫院,隔著無菌病房的玻璃,19歲的張雷展出笑容和父親打招呼。
張雷是大連人,就讀于軍事經濟學院,去年11月在同濟醫院確診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親緣骨髓配型失敗,中華骨髓庫也找不到配型成功的供者,正當張雷生命陷入絕境之際,一名臺灣人與張雷骨髓配型成功。
4月14日——
航班取消,連夜取道杭州
骨髓移植前,張雷發病已有5個月。醫生說,若不能移植,這條年輕的生命只剩一個多月。
骨髓取出后,應在24小時內實現移植,否則細胞會死去。派人赴臺取髓,相關手續辦下來需要二個月左右。同濟醫生孟力的美籍華人身份,可簡化赴臺手續,她成為臺灣骨髓的傳遞人。
武漢——上海——臺北是骨髓接送的路線。4月14日晚,孟力準備從武漢登機到上海。
候機多時后,竟然得到航班晚點取消的消息!焦急的家屬甚至決定連夜開車到上海,最終決定,改換航班,取道杭州奔上海。
孟力回憶說,到達杭州已是晚上12時,我們連夜打的,在第二天凌晨3時趕到浦東機場。
4月15日——
捐髓男子留下祝福
15日早上,在機場附近小旅館里僅僅休息幾個小時后,孟力登上了去臺灣的航班。
當天,在臺灣嘉義,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所屬的大林醫院,一名35歲的男子躺在病床,救命的骨髓從他體內一點一滴被采集。
中午1時,孟力抵達臺北桃園機場。在慈濟基金會骨髓組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乘鐵路至嘉義。
下午5時,孟力到達醫院。她隨身攜帶了患者家屬送給捐獻者的禮物:一套中國瓷器。
離開醫院時,捐髓男子留下了對武漢病人的祝福:“祝他早日康復”。
4月16日——
兩岸機場都開綠色通道
16日早上9時,大林醫院采髓中心主任把一袋救命骨髓交給了孟力。
救命骨髓裝在冰盒里,盒子上有慈濟基金會的標識,這個標識成了通行證。
孟力說,在臺灣,似乎很多人都認識這個冰盒,她一手推著行李,一手提著裝有救命骨髓的冰盒,走到哪里,人們的眼光都充滿敬意,不時有人幫她提行李。
在臺北桃園機場過境檢查,孟力沒來得及填表格,看著她手里提著的冰盒,機場檢查人員順利放行。
晚上7時20分,救命骨髓抵達武漢。在武漢機場,救命骨髓也獲得了“綠色通道”,從而連夜植入患者體內。
臺胞骨髓武漢5分鐘通關
本報訊 (記者 董曉勛 通訊員 李俊)16日晚,攜帶臺胞骨髓的東航MU2088次航班準點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武漢邊檢站當即決定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專人護送小組并開辟綠色通道。
通過邊檢系統預報信息顯示,骨髓傳遞者持用的是美國護照,入境需填寫登記卡。為減少等候時間,邊檢警官提前填好除本人簽名以外的其他相關內容,并將有關情況通報協調給機場海關、衛檢部門等單位。同時,派專人前往停機坪收取申報單及機組名單辦理檢查手續。
當骨髓傳遞者、同濟醫生孟力一下飛機,邊檢警官拿著相關手續讓其填入境手續,全程不到5分鐘,為搶救病人生命爭取到最大時間。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