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0日 16:27:34 來源:新華網綜合
厲莉談到白血病患兒小穎的病情時眼含淚水。新京報 王貴彬 攝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喜歡的事,并沒有期待任何回報。”5月20日上午,記者采訪到了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助理厲莉。4月5日,厲莉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復發的患者女孩小穎捐獻了骨髓,這是她繼2007年為其捐獻后第二次傾力相助。醫生說愿意兩次捐獻骨髓的人全國也就兩三個,女孩小穎病情已經好轉。北京市委副書記王安順批示要求學習厲莉的感人事跡。
來源:人民網
新婚之后首次捐出骨髓
厲莉5歲那年,她十分喜歡的表姐年僅12歲就被白血病奪走了生命。這在她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血病是與死亡相連的!”懵懂中,她暗下決心要為白血病患者做些什么。2002年初,厲莉大學畢業后到中華骨髓庫留下了自己的血樣。此后,厲莉前往遼寧大學攻讀法學研究生。臨行前,她專門給中華骨髓庫打去電話,告知自己新的聯系方式。2007年4月,中華骨髓庫打來電話:“上海一個小姑娘患有白血病,你是合適的配對者,愿意幫助她嗎?”當時,厲莉即將步入婚姻殿堂。怕父母擔心,她故意瞞著二老,邊忙著籌備婚禮邊暗中做起了骨髓捐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我的身體對動員劑特敏感,打第一針時扁桃體就起來了!”厲莉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獻骨髓前連打了3天的動員劑,針針都讓她覺得渾身疼痛,但是她吃著止痛片,堅持了下來。
2007年9月22日,婚禮結束后不久,厲莉就前往北京307醫院,伸出了自己的胳膊,為遠在上海的陌生女孩小穎捐獻骨髓。接下來兩天的上午,鮮紅的血液源源不斷地從厲莉的身體內流出流入,相當于整整循環了4遍。隨后,300毫升造血干細胞帶著厲莉的祝福,第一時間送抵上海,移植進了病床上的小穎身體里。手術治療成功了!小穎恢復健康,并得以出院。當時醫生告訴小穎父母,只要5年內不復發,小穎就能逐漸好轉。
為救女孩再次捐獻
初次捐獻骨髓后,已經在北京房山區人民法院擔任法官助理的厲莉始終掛念著小穎。她輾轉獲得了小穎的聯系方式,并經常通過電話、短信等鼓勵孩子。小穎也很喜歡這個大姐姐,碰到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向她訴說。2008年,厲莉和新婚不久的丈夫李先生專程趕到上海看望小穎,厲莉買來一對手鐲,和小穎各戴一個。在厲莉的鼓勵下,小穎重返校園,投入了中考復習。盡管休學了一年多,小穎的成績仍然排在了年級前20名。
就在大家為小穎感到喜悅之際,今年3月中旬,小穎再次連續低燒,并伴有咳嗽等癥狀。父母趕緊將她送到醫院檢查,結果正如他們所擔心的,小穎的白血病復發了。醫生告訴他們,這次小穎的病情比之前還要嚴重,而且癌細胞有擴散跡象。4月3日,醫院向她的父母下達了病危通知。“我們一直在想法子救孩子,醫院也嘗試了各種醫療手段,但孩子的病情卻沒有任何好轉。”小穎母親告訴記者,醫生建議她聯系厲莉,看能否再次捐獻骨髓,這樣小穎還能有獲救的希望,否則小穎將離開人世。醫生的建議讓小穎父母猶豫了整整一上午:“我們和人家無親無故,而且她已經為我們捐獻過一次,從來沒聽說有人愿意捐獻兩次骨髓的,何況她的身體并不好。”眼看著孩子昏迷不醒,百般無奈之際,小穎的父母最終還是撥通了厲莉的電話。
此時的厲莉已經跨過而立之年,正和丈夫計劃今年要個孩子,如果此時捐獻骨髓,“生子計劃”至少要擱淺兩年,到時厲莉就要面臨高齡產婦的危險。當晚,厲莉給遠在外地出差的丈夫李先生打去電話。電話另一端,厲莉的丈夫流著眼淚說:“這件事做下去,會影響你身體和生活規劃;不做的話,咱們肯定后悔,心里會慚愧一輩子。”夫妻兩人很快達成一致,并在第二天訂機票,自費飛赴上海。在醫院做淋巴細胞采集時,醫生建議厲莉入住特需病房以便更好的恢復,也被謝絕了:“為孩子治病需要花好多錢,這些錢還是用在刀刃上吧,我們簡單休息就好。”
按照骨髓捐獻程序,捐獻者需要詳細體檢。但厲莉看到小穎奄奄一息、口腔潰瘍,18歲的女孩體重只有70斤。厲莉只做了血常規和心電圖后,4月5日開始注射藥物,準備捐獻。厲莉說,準備的過程中,全身都很疼,好像渾身都被人揍了,她的扁桃體也發了炎。4月7日,厲莉捐獻了造血干細胞。隨后,她來到小穎的病床前,看著自己的血液一滴滴流入小穎體內。“姐,你疼嗎?”小穎無法說話,用筆寫字問厲莉。厲莉說,白血病人不能激動,她為了安慰小穎,便對她說:“我們都用寫字來交流吧。”整個輸血過程中,厲莉都用文字鼓勵小穎。
上海當地的志愿者劉女士說厲莉為小穎捐獻骨髓時,她就守在旁邊,親眼看著厲莉連獻兩天后,“整個人都是軟的,腿腳都站不穩。”這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落淚:“她此前曾做過兩次胃腸道手術!”主治醫生介紹,小穎屬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復發,在獲得厲莉提供的造血干細胞后,只要一切順利,就有獲救的希望。
如需要,我可捐獻第三次
厲莉今年已經31歲了,她本打算今年和丈夫生一個寶寶,但是再次捐獻骨髓卻讓她在醫生的建議下,被迫將這個計劃推遲了兩年,這也讓小穎的全家感動不已。對此厲莉卻輕描淡寫地說:“我們最大的心愿是看到孩子康復!”
目前,厲莉總是覺得渾身乏力,很想睡覺,但被問到如果小穎還需要第三次捐獻她是否愿意繼續時,她毫不猶豫地說:“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會盡量幫助小穎!”厲莉表示,她所做的只是注重承諾,“給社會一個向前的加速度”。此外,更重要的是她做了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從中得到了精神的滿足。
厲莉的老公李先生說,捐獻需要使用較粗的針管,護士第一次沒有扎進去,厲莉疼得哭了。看著粗針往厲莉血管里挑,李先生說他都感覺到承受不了。“我現在很佩服厲莉,平時的厲莉有些嬌氣,兩次腸胃手術都不怎么敢做。”
小穎的主治醫生楊醫生說,如果厲莉當時不立即趕到上海捐獻,小穎肯定死亡。現在,小穎的白細胞已接近正常水平,預計很快會康復。
厲莉用自己的無私博愛為患者再賦新生,譜寫了一曲人民法官愛人民的青春贊歌。今天上午,北京市委政法委轉發了北京市高級法院的決定,號召全市政法干警向厲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