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5日 10時45分 來源:江蘇工人報
有這么一個農民工,4年前,他瞞著家人捐獻骨髓,救了一名16歲的上海女孩;如今他要再次捐出救命骨髓,挽救北京一名20歲的白血病患者。
連續捐獻兩次骨髓救人,這在全國范圍內都很罕見,福建省更是第一例。
5月27日,陳余春走進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開始了捐髓前的全面體檢。5月28日,記者來到他務工的工地采訪了他。
12年無償獻血5.3萬毫升
42歲的陳余春家住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伊山鎮。
早在1997年5月,陳余春還在徐州打工時,就參加了無償獻血,第一次獻了400毫升。
“看了宣傳,覺得獻血能救人,就去了。”陳余春這樣解釋他的第一次獻血。獻血后他瞞著工地領導,一天也沒休息。
從那之后,陳余春每年都定期獻血。2005年后,他改獻全血為獻成分血,每個月定期去機采獻血,從來沒有間斷過。
陳余春打工地點不固定,每到一處,他都會主動去獻血點獻血,至今他已在好幾個城市獻過血,獻血證有一大摞。到今年,陳余春一共獻血5.3萬毫升,相當于全身的血換了10遍。
2005年首次捐髓救人
2003年非典時期,一名臺灣同胞捐髓救了蘇州白血病女孩陳霞,這個故事被拍成電視廣為流傳。
當時在蘇州打工的陳余春看了很受感動:“我為什么不能參與到這個獻愛心的隊伍中來呢?”
看完電視的第二天,2003年5月7日,他主動走進蘇州市血液中心,報名成為一名骨髓捐獻志愿者,并在中華骨髓庫中留了自己的血樣。
2005年1月,江蘇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找到陳余春,說他的骨髓和一名16歲的上海女孩配型成功,問他愿不愿意捐髓救人。
“當然愿意,當初報名就盼著能有捐髓救人的一天。”陳余春想都沒想,一口就答應了。
同年1月24日,他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獻出了10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當天,這寶貴的救命骨髓就輸入這名上海患者體內,手術很成功。
捐髓救人的事,陳余春沒有告訴家人,身邊的朋友也不知道。十幾天后,連云港市電視臺播出了陳余春捐髓救人的事,家人和朋友才知道,這個平時話語不多的漢子,干了件很不平凡的事。
4年后在榕再次捐髓
陳余春說,捐完骨髓,沒什么特別的感覺,平時干活也沒什么影響。從那之后他還是照常工作,定期獻血,有空還去獻血點做志愿者,為更多的獻血者服務。
今年4月,陳余春工作的單位承接了福建農林大學甘蔗研究所的一項工程,他被派到這里工地上做電工。
5月20日,中華骨髓庫江蘇分庫負責人致電陳余春:“你和女孩子特別有緣分,又有一個20歲女患者和你配型成功了。”
“不要說了,我獻。”陳余春主動打斷了該負責人的話。
按照相關原則,中華骨髓庫不主張同一個人兩次捐獻骨髓。但這次實在沒有辦法,找遍中華骨髓庫,只有陳余春的骨髓能高分辨配型成功。也就是說,能救這個女孩的,理論上只有陳余春一個人。
捐髓救人的事,陳余春一直沒和單位講,也沒有告訴身邊的工友。陳余春告訴記者,這次“準備獻完后再告訴老婆孩子,免得他們擔心。”
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傅丹暉告訴記者,從初步體檢結果來看,陳余春身體條件符合捐髓要求。根據北京患者身體條件,骨髓捐獻預計放在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