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13日 11:51 來源鳳凰網
我國血液制品產業大部分是分離與提純技術含量比較低的人血白蛋白,長期以來,除人血白蛋白在嚴格控制之下可以進口之外,其他的血制品一直被禁止進口到國內,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人血白蛋白雖然可以進口,但是仍然供不應求。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2009年關稅實施方案》里明確提出: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在09年將實施零關稅,6月初,財政部發布公告稱人血白蛋白等幾類產品的進口關稅暫時從3%調整為零,這個時間將一直延續到12月31日。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近2年來,我國的人血白蛋白產品逐漸出現短缺,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血漿供應量減少以及人血白蛋白提取率偏低造成的,而雖然現在有幾類血液制品實現零關稅,但是我國只有人血白蛋白是可以進口的,零關稅也只是對人血白蛋白有實際的影響。
郭凡禮同時指出,另一方面,即使零關稅對人血白蛋白的進口有影響,但是影響的程度是微乎其微的,關稅比例在藥價的制訂方面能起到的作用很小,零關稅更多的是顯示了一個訊息,說明我國對相關的血液制品需求大,而且零關稅只是暫時的,未來可能會再次變動。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認為,目前我國一直按1986年衛生部頒布的禁止進口令來執行對血液制品的進口,除了人血白蛋白可以進口外,其他的血液制品一直被禁止進口中國,可見我國對血液制品的安全重視程度非同一般,此次的零關稅也沒有看到相關部門對其他血液制品進口的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