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9:57:39 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深圳新聞網訊 林女士懷孕25周了,昨日(30日),她在南山區人民醫院產科病房待產時,一位胸前掛著“廣東省臍血庫”工作牌的女子來向她介紹留存臍帶血的事。林女士說,她和老公早在網上看到很多母親為愛子儲臍帶血的消息,“現在自己也要當媽媽了,正在考慮為孩子儲存臍帶血,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據了解,儲存臍帶血需要支付檢測、分離費5000元,之后必須簽署一份18年的保存協議,每年保存費為620元,算下來總費用為16160元。
這種技術到底能為孩子帶來什么益處?技術條件是否成熟?管理是否規范?保存臍帶血是公益行為還是自利行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連續采訪了數位專家。
專家認為,臍帶血的采集對孕婦和胎兒沒有害處,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過程;由臍帶血、骨髓及外周血提取干細胞治療各種疾病是目前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但發展還未成熟,特別是利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病的成功例子在全世界都非常稀少;臍帶血除可自體儲存外,還可以捐獻,豐富造血干細胞庫,為血液病患者帶來更多配型成功的機會。
1臍血庫與公司合作開發市場
據廣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介紹,臍帶血經過采集、濃縮、降溫等工序后才能放入-196℃的液氮庫中凍存,處理后的臍帶血要進行病原微生物檢測及干細胞活性檢測。目前,采集都是由婦產醫院或綜合醫院婦產科的醫護人員操作,他們只負責收血及之后的步驟。
記者采訪了10位孕婦或剛生產不足1年的新媽媽,有9位考慮過或已給寶寶儲存了臍帶血,其中5位后來放棄,原因是咨詢的專家認為目前臍帶血自體治療尚未成熟;有2位為寶寶儲存了臍帶血,有2位因時間或選擇生育的醫院不提供采集服務而作罷。
據了解,建立于1998年的廣東省臍血庫,2006年取得省衛生廳頒發的《血站執業許可證》后開始進入深圳市場。2007年底,廣東省臍血庫逐漸占據了深圳的主要市場。業內人士表示,由于中國臍血庫都是無償捐獻的公共庫與收費的個人庫合二為一,所以很多臍血庫都存在“以私養公”的情況。個人儲存臍帶血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所以臍血庫會與一些醫藥生物公司合作開發市場。
去年9月開始,在南山區人民醫院產科病房待產的準媽媽們,經常會見到掛著“廣東省臍血庫”工作牌的女子向她們介紹關于留存臍帶血的項目。南山醫院產房護士長徐晨說,產婦是否愿意留存臍帶血及費用問題,醫院不參與,而是由廣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直接與產婦簽訂協議。合作近一年,南山醫院還因采集的臍血污染率低,得到廣東省臍血庫好評。
事實證明,市民選擇儲存與否,與效果、價格有關。已選擇儲存的趙女士說,自己的表姐在外國生育時儲存了臍帶血,“孩子萬一生了什么病,有臍帶血作保障也好”。她打算只儲存兩年,她認為:“臍帶血分量很少,寶寶再大了可能不夠用,還不如捐給公共臍血庫。”
2醫生多不建議使用自身臍帶血
花費萬元儲存臍帶血,到底能為寶寶提供哪些保障?在醫院派發的臍帶血儲存宣傳冊中,關于臍帶血干細胞的醫療用途寫了一整頁,稱能夠治療70多種病,包括血液系統惡性及非惡性疾病、實體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
記者為此走訪我市兩大血液病研究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專家們認為,以臍帶血、骨髓和外周血提取干細胞治療是目前的熱門研究課題,“保存臍帶血就是為孩子保存了一顆生命的種子,將來能夠利用臍帶血里干細胞的分化功能再造一個新的器官”。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主任李明說:“目前這還只是個設想,臍帶血一般主要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的治療。”
目前,國內臍血庫有6個,分別設在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山東和四川,截至2008年底,保存的臍血已有近20萬份。
專家們認為,公共臍血庫意義更大。李明說:“我市目前還沒有一例利用自體臍帶血進行治療的例子。”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血液內科自2002年開展造血干細胞移植以來,至今已為85名白血病患者進行了移植手術,其中僅有2例移植采用了異體臍帶血。廣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表示,該庫成立后,已有20個異體移植的例子,還沒有一例自體運用的例子。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鈞介紹,這2例異體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都是40多歲的男性,因臍帶血中的造血干細胞含量較少,醫生使用雙份臍帶血移植。也就是說,臍帶血中的干細胞數量不夠一個正常體重的成年人使用。
廣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說,一份臍帶血里約有2億個干細胞,可供20到40公斤的青少年患者使用?,F在,國內臍血庫保存年限只有18年一種選擇,即“保存期”大大超過“應用期”,為此,不少市民希望,保存期能像香港一樣提供5年、10年和18年等多種選擇更為理想。
李明和王鈞都認為,白血病兒童即使保存了臍帶血,多數情況下,醫生也不建議使用自體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原因是,如果患兒的白血病是自身造血干細胞基因缺陷引起,即使移植,也有復發風險。一般情況下,醫生會盡量選擇孩子父母骨髓進行移植。從臨床治療效果分析,無關供者造血干細胞的抗白血病效應比自身干細胞要好。因此,相對臍血的自體庫保存,由政府建立類似于骨髓庫的臍血公共庫意義更重大。
3臍帶血采集全省醫院都無資格
目前,深圳有市二醫院、深圳武警醫院、博愛醫院、南山區人民醫院、蛇口人民醫院、羅湖區人民醫院、羅湖區婦保院、福田區中醫院和鹽田人民醫院等9家醫院,為產婦提供采集臍帶血服務,而嬰兒出生率最高的市婦幼保健院和市人民醫院并沒有提供此項服務。
市婦幼保健院和市人民醫院負責人都表示,2007年底,省衛生廳曾下發了一個《關于進一步加強臍帶血造血干細胞采集應用管理的通知》,規定開展臍帶血采集業務的醫療機構必須獲得批準,但由于審批手續、程序繁雜,目前全省還沒有一家醫院獲得采集資格證書。
7月27日,省衛生廳臍帶血項目負責人張偉告訴記者,去年已收到全省40多家醫療機構的采集資格申請,申請醫院均為二級以上婦產醫院或綜合醫院,均通過專家初審,因有的醫院還需補充材料、有的需要實地考察,所以短期內難以向這些醫療機構頒發資格證。
對目前幫助產婦采集臍帶血的醫療機構是否有“違規”嫌疑?張偉予以否認。
據記者了解,盡管我市幾家醫院還未取得省衛生廳頒發的資格證,但都嚴格遵循相關技術要求,例如分娩前得到產婦同意,同時告知采集目的、可能造成的危害、預防和處理措施以及醫學倫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采集臍帶血的產婦分娩前還要簽署知情同意書。
一名在我市某三甲醫院婦產科工作多年的護士告訴記者,臍帶血采集時,至少由1名產科醫生和1名護士或助產士在現場;采集后交由廣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裝入特殊容器中,再送往廣州保存。“采集過程非常簡單,只需幾分鐘,從剝離下來的胎盤和臍帶中抽取60到120毫升的血液,所以對母嬰沒有任何不良影響。”
對目前有外省市臍血庫在深圳“拉生意”的現象,張偉表示,在廣東省內,采集臍帶血的醫療機構只能向廣東省臍血庫及其分庫提供臍帶血,分別是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和設在廣州市婦嬰醫院的“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廣州分庫”。“為規范臍帶血的采集、儲存和應用,省衛生廳將堅決查處醫療機構為外省臍帶血庫采集提供臍帶血等違規行為。”
4捐獻臍帶血將享有優先配型權
采訪中,專家無一例外地鼓勵市民捐獻臍帶血。
李明表示,臍帶血的表面抗原性很弱,弱到幾乎不被受體的免疫系統所識別,進行異體移植的存活率較高。“如果每個產婦在生產時能捐獻出臍帶血,那么公共臍血庫將會極大地豐富,增加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幾率。”
記者采訪的10位“準媽媽”或“新媽媽”中,只有1位知道臍帶血除可以個人儲存外,還可以捐給公共臍血庫。廣東省臍血庫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市民捐獻臍帶血的話,只需提前填寫一份志愿書,并通過健康狀況的檢驗,生產時通知工作人員前往領取即可。“整個過程不收任何費用,捐獻者可領到一張捐獻證書。將來,如果捐獻者需要用臍帶血,憑該證能享有一次優先配型權。”工作人員說,如果有兩個人同時選用一份臍帶血,捐獻者可以優先使用。
李明還提醒市民,臍血庫保存費用可按年續交,有的市民保存兩三年后如果不想續存,可以捐給公共庫。“所以,市民在進行個體儲存前最好多花1000多元進行初配檢測,將資料保存下來,將來捐給公共臍血庫時就更加便捷。”
來源:奧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