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1 08:29:22 稿件來源:福州晚報
20日凌晨零時許,從臺灣直抵福州的救命血緩緩注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兩名患者體內。這是去年兩岸空中直航后,福建省首次接受臺灣同胞捐獻骨髓干細胞。與以往轉道香港耗時12個多小時相比,此次直航全程僅需4個多小時。
行程耗時越短 細胞活力越強
20日晚11時20分,搭載著約200毫升救命血的航班從臺北松山機場直抵福州長樂機場。“終于盼來救命血了!”在接機處,患者親屬看到手提“救命血”的醫生走出來,激動地喊道。新鮮的骨髓干細胞血液隨即被送至協和醫院血液科。
“血液越新鮮,意味著造血干細胞的活力越強,這對患者是個很大的喜訊!”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陳志哲說。行程的縮短,為手術成功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空中直航 80分鐘送來救命血
“以前到臺灣取骨髓簡直是馬不停蹄、分秒必爭,現在確實方便多了!” 回憶起以前赴臺取髓的輾轉經歷,陳志哲不禁感嘆。他說,從2007年10月起,福建省4次成功接受臺灣方面捐獻骨髓,但醫生們每次赴臺取骨髓都要幾經周折,耗時很久。從臺灣花蓮慈濟骨髓干細胞中心采集完骨髓后,要乘車抵達臺北,再從臺北乘飛機到香港,然后從香港轉至深圳,最后到達福州,途中耗用12個多小時。由于血液制品屬特殊制品,出入境必須安檢,因此,耗時不少。
18日,協和醫院血液科兩名主任醫師抵達臺灣花蓮,20日下午開始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當晚7時許,醫生們將新鮮的血液從花蓮運至臺北,再從臺北直航到達福州,空中航程時間1個小時20分鐘左右,全程僅需4個多小時。
一人找到29個配對 閩臺血緣親
20日下午4時許,記者隔著兩層密封的玻璃窗,看到患者林志輝和楊楊分別躺在無菌層流病房的病床上。
林志輝是漳州龍海人,去年到貧困山區支教期間突感身體不適,后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今年上半年,臺灣骨髓庫中找到了29個適合林志輝的配對骨髓,隨后優選確定一例。專家稱,血緣越相近,骨髓配對的成功率越高,這說明臺灣和福建有著相當濃厚的血緣關系。
另一名患者楊楊今年21歲,福州連江人,在南京軍區某部隊服役。在中華骨髓庫尋找配對骨髓未果的情況下,一個月前從臺灣骨髓庫找到了與之適合的配對骨髓。
經過10天的預處理,兩名患者的身體調整至最佳狀態,就等著21日凌晨來自臺灣的救命血為他們帶來生的希望。
據悉,手術后需經過兩個多星期觀察治療,方能確定新植入的骨髓是否“安家落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