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高校志愿者零距離接觸艾滋病村
2009-08-27

2009/08/25 00:00    來源:YNET.com 北青網  北京青年報    鄧興軍

已有60多所高校成立青春紅絲帶社團,注冊在校大學生會員超過1.4萬多人———

  ●調查顯示 

  大學生艾滋病毒攜帶者每年都有新增病例,已經成為高危人群

  從8月18日到8月22日,北京市衛生局等單位組織近20所首都高校首次集體到河南艾滋病村進行考察。調查顯示,盡管大學生艾滋病毒攜帶者總數很少,但每年卻都有新增病例,大學生已經成為艾滋病危害的高危人群。

  北京佑安醫院愛心家園護士長福燕介紹,大學生所處的年齡,一些人會有性經歷。但是,大學生的性知識只是通過同學之間的講述,沒有更多渠道了解更科學的知識,比如如何懷孕、如何預防性病等。

  調查顯示,本市大學生中已經有艾滋病毒攜帶者,大二、大三等年級以及男女性別都有。盡管人數不是很多,占大學生總數的比例也很低,但每年都有新增確診病例,加上社會人群艾滋病毒攜帶者人數增加,使得在校大學生危險性也在增加。

  根據北京市防艾委的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5月,全市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6383例,其中本市居民1343例、外省市居民4722例、外籍人員247例,不詳71例。2009年1月到5月,全市報告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共計501例,較去年同期的411例增加了90例。

  為了保障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北京市衛生局、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團市委、市紅十字會下發通知,要求高校成立青春紅絲帶社團組織,通過志愿者以及同伴教育的方式,在大學生中普及艾滋病防護知識。“目前,已經有67所高校成立青春紅絲帶社團,注冊的在校大學生團員超過1.4萬人。”首都高校“青春紅絲帶”社團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許建農說,“不少高校通過展板、走訪等方式開展活動,并與區縣結成互幫互助小組。”

  許建農介紹,今年年底,本市還將組織大規模的高校防艾教育骨干志愿者培訓,同時還將與地壇醫院、佑安醫院等合作建立實踐基地,每年暑假組織骨干團員到艾滋病村進行真實的體驗等,從而使防艾教育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超過80%。

  

  ●現場 

  零距離與艾滋病攜帶者交流

  8月21日上午,包括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近20所首都高校青春紅絲帶社團骨干成員,來到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文樓村衛生所,零距離與該村正在就診的艾滋病毒攜帶者進行了交流。

  文樓村是全國著名的艾滋病毒重災區。“全村3900多人,艾滋病毒攜帶者358人,約占全村總數的10%。”文樓村衛生所所長程小段說,“這些村民染上艾滋病毒,主要在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有償賣血。另外還有少數母嬰傳播以及不明原因傳播。”

  聽完程小段所長的介紹,在征得衛生所同意后,大學生們隨后與艾滋病毒攜帶者進行了零距離交流。對如何患病、家庭生活怎樣、孩子身體是否健康……就這些最敏感的問題,中央民族大學女生鐘韻與患者進行了交流。令大學生感到意外的是,原本以為他們都不愿談起艾滋病,但事實卻是他們已經能平靜地面對現實。

  “我能和您合張影嗎?”鐘韻提出了一個更加敏感的要求。

  “可以!”一名快50歲的艾滋病毒攜帶者微笑著說。

  在衛生所的輸液室,六七名艾滋病毒攜帶者正在輸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女生李蕊與一名正在輸液的大媽攀談起來。盡管大媽還有一定顧慮,但還是回答了大學生的不少問題:“兩個孩子都沒有染上,他們也正在上大學。”

  村民告訴首都高校青春紅絲帶社團團員,現在誰攜帶艾滋病毒大家都很清楚,沒有一點歧視和“隔離”的感覺,但以前卻不這樣,艾滋病曾經非常“恐怖”:“一個艾滋病毒攜帶者與別人一起打牌,當別人聽說他攜帶病毒后,隨后就把他坐的小板凳用開水沖洗,后來還不放心干脆把小板凳燒了。因為大家不知道艾滋病通過什么途徑傳播。”

  現在,每年都有村民主動前來咨詢,健康的人還主動到縣疾控中心進行檢測,通過兩次檢測確診身體健康。“艾滋病毒攜帶者現在前來衛生所看病,就像平常感冒、發燒、拉肚子一樣。”程小段說,“由于多年的有效宣傳,盡管大家依然重視艾滋病的防控,但已經不像前些年那么恐慌。另外,近幾年來,村里也沒有新增的艾滋病病例了。”

  記者了解到,首都高校“青春紅絲帶”社團河南考察團除了零距離接觸艾滋病毒攜帶者外,還與河南駐馬店市艾滋病防治機構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參觀了該市疾控中心和血站,同時還就艾滋病知識以及傳播途徑等在村莊、車站等進行了問卷調查。

  

  ●對話 

  高校“防艾”宣傳任重道遠

  作為首都高校防艾宣傳圈內的名人,中央財經大學大三學生王聰參加了這次考察。關于首都高校防艾宣傳,記者與王聰進行了對話。

  記者:大學生艾滋病毒攜帶者實際情況如何?

  王聰:目前,還沒有一個來自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但事實卻是大學生艾滋病毒攜帶者數字確實在增加。發現這些病例的主要途徑是大學的常規體檢、獻血體檢、大病住院等。可以說,大學生已經成為艾滋病爆發的危險人群,但沒有進入快速爆發期。

  記者:據你近幾年的調查和研究,大學生染上艾滋病毒途徑有哪些?

  王聰:艾滋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有三種:性、母嬰傳播、輸血。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存在母嬰傳播,輸血感染的概率也非常小,因此主要是性。一方面大學生處于性沖動活躍期,男女之間發生性行為不可避免,另外還存在一些交易行為。但由于大學生性知識缺乏,大多不戴避孕套等,從而導致容易染上各種性病病毒。

  記者:高校進行“防艾”宣傳容易嗎?

  王聰:高校進行“防艾”宣傳困惑很多。第一,有的學校領導不重視,學校的防艾宣傳沒有場地、沒有經費、沒有人力。第二,同學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不少同學認為艾滋病與我無關,同時艾滋病這個話題也與傳統的家庭教育相違背,認為討論這些感到很別扭。第三,大學生的學業、實踐、打工等安排充實,沒有時間參加這樣的宣傳。為了達到宣傳目的,我們除了把展板放置在人流較多的路段外,還經常追著向別人做宣傳。另外,我們舉辦的防艾主題講座,必須通過邀請名人參與吸引同學參加,比如濮存昕、鞠萍等,這樣才讓400多人的大會場座無虛席;如果沒有名人參與,自愿參加的最多能來100多人。

  記者:你們的宣傳被質疑過嗎?

  王聰:經常受到質疑。比如他們會質疑我們按照生產廠家提供的安全套的正確使用方法,還質疑我們提供的艾滋病毒攜帶者的數據以及傳播率等。這次能來河南艾滋病村考察,讓我們的宣傳有了些底氣,對于我們這些沒有經驗的志愿者來說,“去過”這兩個字很重要。

  

  ●記者手記

  誰應該給大學生進行“脫敏教育”

  說實在的,寫這篇稿子的顧慮很多。因為性教育仍然是最為敏感的問題,何況這個話題還跟性病有了牽連。但是,艾滋病卻不因我們過于敏感而遠離我們的大學生。在采訪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誰應該給大學生進行“脫敏教育”?

  這個“脫敏教育”更多的是給學生進行一種生活教育。現代學生在應試教育的片面引導下,不會做飯、不會交朋友、不會玩耍、不會生活……但是,他們都將走向社會,一些問題必須面對:比如戀愛、結婚、教育孩子等。

  我們在呼喚家長注重對孩子生活技能教育的同時,在有些問題上還需要學校和政府的積極參與,創造一些途徑和機會讓大學生們深入參與。

  正如大學生考察文樓村所時說:“我們回去能做些什么?我想,作為志愿者,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這也是去保護別人的基礎;其次,就是真正地去影響身邊的人,把我們知道的真正落實到生活中,讓他們對艾滋病不再一無所知;最后,更偉大些,開拓思路,用更多的方式去影響那些陌生人。”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