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0 15:05:41 來源/作者:春城晚報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鄭永唐研究員研究團隊在長期研究中發現,云南境內的北平頂猴對人類HIV-1病毒可感和易感,并不限制HIV-1在細胞內的復制。該發現表明,在現有的靈長類動物中,北平頂猴是較為理想和合適的艾滋病模型動物。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基于北平頂猴的艾滋病靈長類動物模型是可行的。
據鄭永唐介紹,理想的動物模型對艾滋病的發病機制、抗HIV藥物及疫苗等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但至今國際上尚未建立理想的動物模型。非人靈長類動物是目前公認較理想的艾滋病模型動物,作為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靈長類動物,黑猩猩可以感染HIV-1病毒并出現人艾滋病樣癥狀。然而,黑猩猩是高度瀕危物種,而且體形巨大,不易于繁殖和豢養,費用昂貴,難以作為艾滋病研究動物模型。
云南省素有動物王國之稱,具有包括北平頂猴在內的14個種靈長類動物資源。為了充分發揮云南省的資源優勢,尋找更合適的艾滋病模型動物,為艾滋病的發病機制研究、抗HIV藥物和疫苗研制建立合適的艾滋病靈長類動物模型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鄭永唐學科組開展了中國云南境內北平頂猴TRIM5基因和HIV-1感染的相關性研究后發現,中國云南境內北平頂猴胞對HIV-1易感,并且不限制HIV-1在細胞內的復制。這些研究結果進一步闡明了天然免疫分子限制HIV-1感染和復制的作用機制,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支持了北平頂猴是較理想和合適的艾滋病模型動物,為建立基于北平頂猴的艾滋病靈長類動物模型提供了科學依據。日前,國際知名雜志《逆轉錄病毒學》發表了該項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