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23 2:31:00· 來源 : 長江商報
省紅十字會:安樂死不可行,可自然死亡后捐獻遺體
來源:長江商報
本報訊(記者 韓立山 通訊員 鮑毅)宜昌鴉鵲嶺鎮新場村76歲的老人胡朝良,兩年來一直在為通過安樂死的方式捐獻全身器官而到處奔波,可一直未能如愿。
從2007年開始,因腿部患病,胡爹爹萌生了通過“安樂死”將自己身上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來的想法,由于家里人的堅決反對,胡爹爹還曾兩次偷偷跑到北京,希望實現自己這個愿望。
去年4月份,在三峽大學醫學院辦理完 《捐獻遺體協約》后,雖然無法按照安樂死的方式捐獻身體器官,可是他覺得自己終于為社會做了點貢獻。8月份,胡爹爹在報紙上看到《人體器官捐獻體系啟動》的報道后,再次萌生了通過“安樂死”的方式捐獻全身器官和遺體的想法。
“通過安樂死,將角膜、肝臟、腎臟甚至是心臟等器官全部無償捐獻給需要的人們,遺體也無償地捐獻給國家進行醫療研究。”他坦言:“如果自己身體上有些器官對別人還有用,那就都留給別人吧。”目前,胡爹爹正在積極聯系中國紅十字會及各級主管部門,表達自己的愿望。
昨日,省紅十字會主管遺體捐獻的負責人表示,安樂死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可能實施。胡爹爹年齡過大,超過了60歲,器官已經不具備捐獻價值,可自然死亡后向當地的三峽大學醫學院捐獻遺體用于教學。
該負責人介紹,我國于2007年5月1日起已經開始施行《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胡爹爹在器官捐獻上已不存在法律障礙,但必須是自然死亡,而且當地也應該有具備器官移植資格的定點醫院,但目前我省共有5家定點的器官移植醫院,十堰一家、其余四家皆在武漢。
另據了解,武漢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實施方案已上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明年起將逐步建立完善的捐獻體系。屆時,“1+8”城市圈可共享武漢遺體捐獻試點便利,并逐步惠及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