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奎何 盧玉明 韓亮 來源:新疆都市報 日期: 2009-12-02
12月1日,艾滋病志愿者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門診門前放飛氣球。
"艾滋病是我們的敵人,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卻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讓我們減少對他們的歧視,保障他們及其親人的合法權益。"12月1日,在第22個"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張詠中透露,國家、自治區將在措施、資金上支持艾滋病的防治,預計2010年,自治區級以上單位撥付防艾專項資金將達1億元以上。
2009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口號是"權益、責任、落實"。當天,自治區副主席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烏魯木齊市的領導以及自治區衛生廳等單位分別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進行了慰問,首府烏魯木齊各區縣也開展了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當天下午,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專程到自治區傳染病醫院,看望在這里接受治療的艾滋病患者,在向為防治艾滋病作出貢獻的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和志愿者帶去問候的同時,還向工作在艾滋病防治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送去鮮花和慰問金。
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通過視頻通話系統詢問自治區傳染病醫院一名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病情:"住院多長時間了?現在病情怎樣?""謝謝副主席的關心,我現在身體好多了,醫生、護士都非常關心我,這里就是我最溫暖的家。"視頻畫面上,這位患者握著話筒激動地回答。
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還與志愿者進行了親切交談。他說:"艾滋病患者群體特別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幫助,防治艾滋病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表現自己的愛心,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希望參與防治艾滋病的志愿者能夠越來越多,營造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防治艾滋病的良好氛圍。"
當日,民航新疆管理局、烏魯木齊市新市區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新市區迎賓路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開展宣傳活動,為過往旅客和機場工作人員發放了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材料和以"世界艾滋病日"為內容的明信片。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張詠中、烏魯木齊市副市長童兆玲參加這一活動,并為新市區醫務人員授予了紅絲帶。
張詠中說,機場是烏魯木齊的重要的窗口和口岸,客流量大,讓各族旅客、空乘人員看到、聽到防治艾滋病的公益知識宣傳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希望每個人都能熟知防治艾滋病的方法,戰勝人類共同的敵人。
隨后,張詠中、童兆玲一行來到位于水磨溝區的藥物維持治療門診的紅雨傘愛心協會,這里放滿了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吸毒人員及其家人創作的書畫作品,制作的陶藝、十字繡品,領導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志愿者開展"放飛希望"活動,共同將編"心"形的氣球放飛藍天。
在第22個世界艾滋病日來臨之際,武警烏魯木齊邊防指揮學校官兵深入社區開展防艾宣傳活動。
■繼續閱讀
艾滋人群期待關愛
新疆艾滋病疫情的特點是怎樣的?目前艾滋病防控情況如何……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張詠中。
艾滋病盯住一般人群
張詠中說,新疆自1995年報告了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疫情逐漸上升,截至今年9月底,全區14個地、州、市92個縣、市、區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27012例,而且艾滋病流行模式已從高危人群向社會一般人群傳播,其中,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水平穩中有降,性傳播成為主要傳播途徑。
明年防艾經費將達億元
張詠中說,對于艾滋病這個"全民公敵",國家、自治區在措施、資金上一直在給予支持,預計明年,新疆自治區級以上單位撥付的防治艾滋病專項資金將達到1億元以上。
據悉,中央財政加大了對自治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經費支持力度,已累計投入防治資金近1.8億元,自治區財政艾滋病防治專項資金已由1999年的50萬元增加至2009年的3500萬元,初步解決了機會性感染診斷、治療等基本費用。
"預計明年,國家將為新疆投入6000多萬元的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自治區財政將投入3500萬元,也就是說,自治區級以上單位撥付的防艾專項資金將達到1億元以上,這些資金將用于艾滋病防治。"張詠中說。
綜合防治防控艾滋病
據張詠中介紹,新疆于1997年成立了"自治區艾滋病性病預防控制工作領導小組"。2004年3月,在原有基礎上成立了由43個部門組成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隨后全區所有地、州、市、縣都成立了該部門。
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預范圍也在逐步擴大。截至今年9月,全區已開設29個美沙酮門診,包括2輛流動服藥車,建有5個延伸服藥點,覆蓋10個地州的20個縣、市、區,累計入組9835人,在治3248人,年維持率為60.8%。針具交換覆蓋9個地州的22個縣市區。
此外,截至今年9月,全區建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246家,確證實驗室7家,確證中心實驗室1家,全區設有國家級、自治區級監測哨點和項目常年檢測點103個。感染者和病人需要關愛
"要取得控制艾滋病的社會成效,僅靠個人'獨善其身'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張詠中說。
張詠中告訴記者,因為目前已有大批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活在我們中間,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必須是一個全社會的行動。這個社會行動不但應包括全社會的努力,同時也應包括這些感染者和病人。以我們的博愛之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為他們創造可以提高生命質量的環境,幫助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并鼓勵他們為預防艾滋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不可缺少的內容。(完)(責任編輯:馬 敏)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