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鐵中毒 貧血莫亂補鐵
2010年01月04日 漢網-武漢晨報
晨報訊(記者楊楓通訊員劉宇)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部分貧血患者也開始積極服用生血片或補血口服液,以免來年受頭暈、疲倦、健忘的困擾。記者走訪市內部分藥店時發現,大部分補血藥品或保健品都是針對缺鐵性貧血。血液內科專家和國家頒布的《處方集》都提出,貧血的成因分好幾種,盲目補鐵,不僅對治療貧血不利,且可能導致急性鐵中毒。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張新華介紹,貧血的種類有很多種,除了常見的缺鐵性貧血之外,還有巨幼細胞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繼發性的或者惡性的腎性貧血、白血病或脾功能亢進等引起的貧血等。
由于市場上對補血劑的大肆宣傳,大部分市民提到貧血就覺得是因缺鐵。張新華表示,一般情況下,人體不會缺鐵,容易出現缺鐵的有育齡婦女及生長發育時期兒童。除此之外,患有胃及十二指腸疾病會影響鐵的吸收,及其長期小量失血后,才會出現鐵缺乏或缺鐵性貧血。
一般對嚴重貧血、血清鐵極低的病人或胃腸吸收不良的病人,主要采用注射鐵劑,待病情改善后再改為口服鐵劑或服用市面上的補血劑。
鐵是不適合長期大量補充的。大量的鐵元素沉積于心、肝、腎、腦等重要器官,會影響臟器功能。還有可能引發急性鐵中毒,出現嘔吐、惡心、腹瀉等中毒癥狀。
記者走訪市內6家大型連鎖藥店,將武漢健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針對缺鐵性貧血研制的健脾補血顆粒(5G*24袋)作為比價對象,該補血顆粒售價較平均,最高差價為0.5元。林醫堂大藥房售價24元,中聯大藥房售價24.5元,定康大藥房售價24元,同濟堂大藥房售價24元,愛爾康大藥房售價24元,馬應龍大藥房售價24元。
部分女性面色不好、頭暈目眩、腿軟乏力、嘴唇及指甲蒼白,并伴有耳鳴、心悸、健忘、失眠和月經不調等癥狀,被中醫診斷為“血虛”。但專家表示用中醫理論上的“血虛”來判斷貧血,這種做法不準確、全面。
中醫所判斷的“血虛”癥狀很有可能和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有關,比如熬夜、不吃早餐等,不一定和貧血有關。張新華提醒,如果懷疑自己貧血,最好先要確診,最有效的做法是扎手指或靜脈抽血,檢查血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