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三位艾滋病患者的生活
2010-2-23 來源:湘潭在線-湘潭晚報 記者 歐陽鐵強
艾滋病被稱為“史后世紀的瘟疫”,也被稱為“超級癌癥”和“世紀殺手”。 它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內臟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4淋巴組織作為攻擊目標,大量破壞T4淋巴組織,產生高致命性的內衰竭。這種病毒在地域內終生傳染,破壞人的免疫平衡,使人體成為各種疾病的載體。當免疫系統被破壞后,人體由于抵抗能力過低,喪失復制免疫細胞的機會,從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導致各種復合感染而死亡。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是談“艾”色變。
日前,我們走近三位艾滋病人和他們的家庭,感受他們的生活……
“我希望能夠上體育課”
“我希望能夠上體育課。”對于學生來說,這是多么簡單而又平常的事情,但卻成為一個艾滋病患者無法滿足的要求。
13歲,本該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年齡。可對湘鄉市毛田鄉某村的小奇(化名)來說,卻有一些灰暗。命運給小奇安排的是一段不同于同齡人的路。在小奇3歲時,就失去了母親;11歲時,父親也離他而去。這種悲涼、凄慘的經歷,使年幼的小奇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老天弄人,由于小奇的父母都患有艾滋病毒,并且因為這種病相繼離去,小奇命中注定就是一名艾滋病病毒的攜帶者。
十年前,小奇的母親去世,其病情并沒有引起家庭注意。2008年9月,小奇父親病情發作時,醫院在對其治療和檢查時發現,他父親患有艾滋病。在他父親逝世后,相關部門按慣例對小奇進行檢查,結果被檢查出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據小奇伯伯、爺爺和奶奶等家人介紹,由于家貧,1996年,小奇的父母就在廣東打工。因為某種原因,當時兩人已經感染了艾滋病。一年后,小奇來到了這個世界。當時,夫妻兩人的病情還沒有出現癥狀。由于小奇長得活潑、可愛,質樸的鄉鄰與小奇的家人也并沒有發現小奇的病。大家相處得很和睦,小奇也幸福地成長著。
在讀小學時,小奇的成績一直處于中上水平,是一個不需要家人操心的乖孩子。而且,小奇在繪畫上也有出色的成績,曾獲得過湘鄉市第31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榮譽證書。而當小奇父親去世,他也被檢查出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的消息傳出后,各方的壓力也跟著接踵而來。這一年,小奇進了初一。在學校里,雖然許多老師對他還是很好,可是仍然有個別的老師帶著“有色眼鏡”看他,并且在課堂上宣布,要班上其他小朋友不要跟他玩耍。他只好一個人孤單地躲在一邊。人們異樣的眼光和那些難以入耳的言論,讓小奇幼小的心受到了深深的打擊。更讓小奇傷心的是,小奇同學都當面說他是個沒媽沒爸的野孩子。而且,他的體育老師也直接地說,不允許小奇與同學一起上體育課。(據其家人后來了解,這個老師說是擔心小奇在上體育課時摔傷、出血,可能感染別人。)
小小年紀而又無辜的小奇,在受到歧視后不堪心靈的重負,不僅成績一落千丈,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了。小奇雖然目前身體狀況良好,但是艾滋病在目前無法根治的這一現狀,卻讓家長和其他好心人為他的今后而憂慮。讓小奇欣慰的是,他的伯伯、伯母、爺爺和奶奶依舊對他不離不棄,將他帶在身邊,供他吃住。而且,自從知道病情那時開始,每隔一季度,小奇的伯伯就要帶他去湘鄉市人民醫院做一次艾滋病的例行檢查。光是一次檢查的費用,就需要300多元。這對于他們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更何況,小奇經常還必須服用其他治療的藥品。
小奇的事情傳出來后,引起了湘潭、湘鄉兩級衛生疾控部門的高度關注。隨后,小奇成了重點扶助的對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相關部門和一些熱心人士,為他送去生活上所需的物資及救助金,并答應為他報銷部分治療的費用。除此之外,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也很關心小奇的病情以及心理上的變化,關注這個可憐而又無辜的孩子。
近日,我們隨疾控部門一起來到了小奇的家。在我們的安慰和鼓勵下,平日少語的小奇此時的話漸漸多了起來。他說,自己以后想當兵,要像大家幫助他一樣去幫助別人。新年了,我們問小奇有什么新年愿望,他聽到后低下了頭,待他抬起頭時,眼里噙滿了淚水。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希望以后能夠上體育課。”
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心里感到一陣酸楚。我們不禁在想:是什么原因,讓這樣簡單而又極平常的事,成為了他幼小心靈的一種強烈渴望?
“娶”來的艾滋病
六年前,岳塘區荷塘鄉某村當時40歲的鄧董仁(化名),仍然是孑然一身。因家里貧窮,身材又矮小等緣故,他一直無法找到另一半。后來,經熟人介紹,他花一萬元買了個河南的女人做老婆。從此,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災難性的變化,這讓他和家人始料未及。
鄧董仁是一個忠厚勤奮的男人。平日,他按千百年的傳統,一直辛勤地耕種著自家的田地。在空余時間,他還主動幫助周邊的人做體力活。然而,這樣一個鄰居眼中的好男人,卻一直找不到老婆。從20多歲到30幾歲,盡管有不少熱心人幫他介紹對象,可是來相親的女子在看了他的個頭(不到1.6米)后,一個個都沒了音訊。
眼看到了40歲,一直沒有娶到老婆的鄧董仁讓家人和鄰居們憂心。2004年的一天,一個熟人來到他家,說只要一萬元的彩禮,就有一個河南女子與他結婚。苦苦等待了這么多年的鄧董仁,急切期盼有個女人與他組成家庭。見家人沒反對,老實又沒見過世面的鄧董仁,也沒打聽對方女子的來歷和情況,立即按媒人的辦法,給對方家里打了一萬元。第三天,鄧董仁就與這個女子同居了。
然而,當兩人去搞婚檢準備結婚時,其檢查結果顯示女子的艾滋病癥呈陽性。沒過多久,鄧董仁也被檢查出感染了艾滋病。這讓平日老實巴交的鄧董仁,一下成為了人們談論的話題。而鄧董仁自己,也一時不知所措。在鄧董仁家里呆了半年后,這名河南女子因艾滋病病情惡化離開了人世。就這樣,一場短暫而奇特的結合宣告結束。
在這名河南女子去世后,鄧董仁再也沒去找女人,而是像原來一樣,在家里過著耕種的生活。幾年來,他并沒因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而郁郁寡歡;他總是樂呵呵地面對著家人、面對著鄰居和朋友、面對著接下來的每一天。偶爾,鄧董仁還會去一下岳父家看望,岳父總是熱情地接待著他,并且很喜歡這個老實的女婿。
“亂”出了絕癥
與無辜的艾滋病患者不一樣,李木(化名)卻是在發財后沒有抵擋住誘惑,經常與多個風塵女子發生性關系而感染的艾滋病。在染病后,他的事業和人生從此走向了低谷。
李木曾在湘潭縣易俗河是一個有“頭面”的人物。幾年前,他放棄單位的正式工作,在易俗河開了一個娛樂場所。因生意紅火,他很快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熟人見到他,總是熱情地稱他“老總”。他也很樂意別人這樣稱呼自己,并且盡情地享受著這份事業成功后的喜悅。
就在李木得意、陶醉之際,他生意場上的一些朋友,開始唆使他去花天酒地、干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很快,一個一直按時回家的他,變成了整晚不歸的“夜貓子”。妻子看到這種變化,經常勸他,他卻不把這當回事。兩年前的一天,他妻子在熟人那里得知,李木經常在娛樂場所與風塵女子發生性關系。在勸說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妻子與李木斷絕了夫妻關系。
很快,李木在一次身體檢查時,被診斷患了艾滋病。然而,禍不單行,他經營的娛樂場所在這之后也出現了蕭條,經濟支柱也隨之垮塌。李木由曾經風光的“老總”,變成了一個生活沒有來源的人,經常是有一餐沒一餐。而且,隨著艾滋病病情的加重,他的身體也出現許多不適,并且日益消瘦下來,生命變得非常脆弱。
現在的李木,每當想起自己過去的一切就很后悔。春節期間,他對前來關心的人說出了一句掏心的話:“一個人還是要走正道,不要放縱自己的行為。否則,他(她)的人生將會跌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