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人”遇上“熊貓血”
2010年03月10日 來源:安徽市場報
當“玻璃人”遇上“熊貓血”
不能碰觸的小男孩他有個夢想:快樂走路、高興玩耍、開心上學
昨天,8歲的小家亮,靜靜地躺在省立兒童醫院的病床上。幼小的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意味著什么。他患上了罕見的脆骨病,就是俗稱的“玻璃人”,打個噴嚏都有可能骨折。準備做手術,卻找不到血源,因為他是A型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 李品新 洪晨晨 記者 王松青/文 王恒/攝
無法“觸碰”的童年
家住潁上縣的荊照朋、李華勤夫婦就忍不住唉聲嘆氣告訴記者:“在孩子出生剛一兩天的時候家人就發現了異常,給孩子換鞋的時候,一條腿知道蹬腳使力,另一條腿不會蹬腿,后來沒過幾天腿就骨折了”。
據荊照朋介紹,隨著小家亮的長大,情況越來越嚴重,稍微碰一下,大腿就骨折了,而且兩條大腿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到三、四歲的時候,兩條大腿越長越彎曲,骨折也更加頻繁。因此,孩子一直沒能正常站起來,至今還無法上學。去年,小家亮的右大腿骨折,到省立兒童醫院做了手術,效果還不錯。沒想到,3月5日,由于不小心,左大腿又骨折了,只好再來做手術。
左大腿骨頭斷裂
年僅8歲的荊家亮,躺在省立兒童醫院病床上,看起來非常的瘦小。若只看上半身,小家亮與常人無異,當脫下褲子,讓人不忍目睹。他的右邊大腿和甘蔗一般細邊大腿已經嚴重彎曲變形,能明顯看到斷裂的骨頭,醫生輕輕一碰,疼痛得不停地叫喚。他的眼睛鞏膜是藍色,牙齒和同齡的孩子比起來也顯得非常細小。
“這是典型的脆骨病癥狀,如果不進行治療,會越來越嚴重。”省立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毅告訴記者,小家亮患的是成骨不全病,也就是脆骨病,是一種因先天遺傳性缺陷而引起的膠原纖維病變,導致骨質薄脆,像玻璃一樣經不起碰撞,患者連打噴嚏、翻個身都可能骨折。此病15%以上有家族遺傳史,遺傳率為50%左右。他們極易受到傷害,故俗稱“玻璃人”。
矯正后可正常生活
袁毅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他們決定為小家亮做經骨折端髓內穿針處理手術。將變形的骨頭截斷,采用“穿糖葫蘆”法用釘子再將骨頭連在一起。
“如果是2、3歲時做手術到10歲的時候還需再做一次,而現在手術的話并不需要多次進行,一次基本就可以維持一輩子了,體育運動和重體力活不能涉及,正常的生活還是可以的。”
“熊貓血”致手術難
原本打算昨天就進行手術,但又遇到了一個難題,小家亮是A型Rh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極其稀有。雖然聯系了血站,但一時無法找到相符合的血型。如果順利得到相配的血,將于本周五進行手術。
據介紹,我國主要人群中, RH陰性血同一血型人的幾率不到萬分之三,而A型RH陰性血更是少之又少。血站工作人員希望A型RH陰性血的人士,能主動奉獻愛心。
哥哥與弟弟一樣病
當記者了解荊照朋家庭情況時,更聽到一個吃驚消息。小家亮13歲的哥哥竟然也是“玻璃人”,也是“熊貓血”。從小到大,雙腿骨折的次數,都記不清了。目前,孩子已經正常行走,即使幾步遠的距離,也需要借助雙拐。上學也是斷斷續續,現在只好輟學在家。現在,父母帶弟弟來合肥看病了,只好由年邁的爺爺照看。
最讓荊照朋感到難過的是,兩個兒子從小到大,無法像別的孩子那樣玩耍。平時,只有兄弟倆在家里做伴,因此,兄弟倆感情特別深。特別是哥哥,年齡大點,異常疼愛弟弟,由于家庭困難,無法支付兄弟倆的醫藥費,哥哥堅持讓病情更嚴重的弟弟先行治病。“每一次的手術費用就要1.5萬元左右,能借的親戚就借遍了,這次的手術費還差好幾千呢!”孩子的母親流出了眼淚:“夫妻倆就是去討飯,也要給兒子治病。”
我想走路、想上學
記者:知道自己現在有病嗎?
小家亮:知道,自己的腿老是骨折,不能走路。
記者:腿疼嗎?
小家亮:疼,腿斷了,好疼。
記者:讓醫生叔叔做手術,就可以治了。
小家亮:是的,讓醫生叔叔早點給我治啊,那樣就可以站起來。
記者:站起來就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小家亮:做夢都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平時我只能在家里,看著別人玩。
記者:現在最想的事情是干啥?
小家亮(哭了):最想去上學,我還沒上過學呢,別的小朋友都可以上學,只有自己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