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非公立醫療機構留空間
2012年7月12日
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胡浩) 衛生部11日在其網站上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給非公立醫療機構留出足夠發展空間。
通知說,要將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在明確政府責任,維護基本醫療衛生的公益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總量的20%左右,實現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協調發展。
通知指出,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以及境外投資者舉辦醫療機構,鼓勵具有資質的人員(包括港、澳地區)依法開辦私人診所,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和發展具有一定規模、有特色的醫療機構。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時,在符合準入標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
通知還要求,拓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積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康復醫院、護理院(站)、老年病和慢性病診療機構等醫療機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的薄弱領域,如兒科、精神衛生、院前急救等。
此外,衛生部11日公布的《“十二五”期間衛生扶貧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二五”期間衛生扶貧的目標、范圍和任務等,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中國貧困地區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指導意見提出,將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到2015年,貧困地區參合率穩定在90%以上,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基本實現門診統籌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