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出“自體輸血”技術
2012年8月23日
病人做手術流出的血液,經過離心、過濾和清洗等環節后,回輸入體內……這樣新型的用血技術不久將會在我省實現。8月22日,記者從全省醫療衛生單位無償獻血工作暨臨床合理用血工作會議上獲悉,為有效節約血源,緩解臨床用血緊張,進一步提高臨床輸血安全,海南省將積極推廣“自體輸血”技術。
積極推行自體輸血技術
會上,海南省衛生廳傳達了衛生部新頒發,并于8月1日正式實施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辦法》規定,三級醫院、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和婦幼保健院應當開展自體輸血技術。
那么,什么是自體輸血技術呢?與會專家告訴南國都市報記者,自體輸血用一句非常通俗的話表達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是指病人在手術和特殊情況下丟失的血液,通過一種成熟的技術,再回輸到病人體內。通過實施自體輸血技術,可以有效地避免血液傳播疾病的發生,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傳播;可避免同種血型異體輸血產生的抗體抗原免疫反應所致的溶血、發熱和過敏反應;可避免同種異體輸血引起的差錯事故。相關資料顯示,如果自體輸血技術得到全面推廣,至少可減少醫院三分之一的異體用血量。
禁止將用血量作為考核指標
《辦法》要求,海南省應當制訂臨床用血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保證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大量傷員和特殊病例、稀缺血型等應急用血的供應和安全。禁止將用血量和經濟收入作為輸血科或者血庫工作的考核指標。
醫務人員獻血僅占4.65%
據統計,海南省現有衛生機構2265個,衛生人員48614人。2011年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參加無償獻血2261人,占4.65%,無償獻血情況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