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分開賦予消費者自主購藥權
2012年8月24日
中新網上海8月24日電 (記者姜煜)8月初,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做好2012年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的通知》,強調試點城市以破除以藥補醫為重點,進一步推進“四個分開”等體制機制綜合改革。
作為“四個分開”之一的醫藥分開的主要方式有取消藥品加成或藥房托管、取消門診藥房等。目前,各地都已開始探索醫藥分開。
北京和深圳正在試點取消藥品加成。繼北京友誼醫院后,朝陽醫院也將于9月1日起實行藥品零加成政策;深圳除了實行全市公立醫院藥品零加成外,還提出允許“患者憑醫生處方可以到社會零售藥店購藥”。近日,上海浦東新區衛生局也表示,已完成了醫藥分開實施方案的初稿,將在下半年進行部分醫院試點。
許多消費者表示,要真正實現醫藥分業,就必須取消門診藥房。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微觀經濟研究室主任朱恒鵬對此表示認同。他稱,僅僅取消藥品加成、實施零差價,還不能消除以藥養醫現象,只有關閉醫院門診藥房才能真正切斷醫生與處方的利益鏈關系。
其實如今已有不少患者選擇直接去藥店購藥。據中康資訊下屬研究機構CMH發布的《2012就醫與買藥行為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71.3%的消費者在過去一年內到過藥店購買藥物,其中36.8%的消費者更是常去藥店購藥。
醫藥行業人士指出,一旦實現醫藥分業,患者用藥自主權變大,藥店服務的人群將有望出現暴發性增長,而藥品品牌將在自行購藥人群快速增長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如今中國藥企的品牌意識愈發清晰,并逐漸樹立起一些知名品牌。在今年的“健康中國·中國藥品品牌榜”評選中,上榜的999感冒靈、快克、阿莫靈,以及中成藥中德江中健胃消食片、松柏速效救心丸、羚銳、天和、碧凱和鈹寶等,均為國產品牌。不過在降壓藥、糖尿病用藥、降脂藥等大品類中,依然是外企品牌的天下。
該品牌榜發布方并通過網絡及實地調查,回收了近一萬份問卷,并結合對三甲醫院醫生、藥師及主流連鎖藥店品類管理專家的訪問結果,指出KBN阿莫西林、思密達、康王洗劑、德眾鼻炎康片、達克寧等品牌,已在自行購藥的消費者心目中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