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明年試點取消以藥補醫
2012年11月13日 來源: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十八大代表、天津市衛生局局長王賀勝透露,為落實十八大報告提出的“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督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的要求,明年天津市將啟動以取消“以藥補醫”為突破口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通過這一政策的逐步推進,探索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突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以藥補醫是指當前公立醫療機構將藥品銷售收入作為主要補償途徑的醫療服務補償體制,是當前醫療衛生領域需要革除的機制性弊病。長期以來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依賴以藥補醫維持運行發展,藥品收入是醫療服務補償的重要渠道。
王賀勝透露,深化醫改首要的是全面取消以藥補醫,理順補償機制。明年天津市將在縣級醫院啟動取消“以藥補醫”試點,探索落實取消“以藥補醫”相關政策,建立政府投入新機制、醫保支付新方式、醫療服務補償新機制,穩步推進價格改革和醫院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控制不合理服務費用,加強服務考核和監管。在縣級醫院試點推行取得成功經驗后,適時在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全面推開。 (記者李賢馬庚申)
本市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
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
十八大代表、天津市衛生局局長王賀勝在討論報告時說,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下一階段,天津市將大力推進社會辦醫進程,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預計到“十二五”末,社會辦醫機構床位數占全市床位總數的比例將達25%以上,力爭達到三分之一。這一目標實現后將有效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大大改善百姓的就醫條件。
據介紹,目前坐落于南開區水上公園東路、設置病床50張的天津美津宜和婦兒醫院已開診試運行,坐落于和平區赤峰道、設置病床100張的天津新世紀兒童醫院即將建成開業,天津捷希腫瘤醫院、天津中慈醫院、天津祥云皮膚病醫院等項目正在積極籌建中,天津婦兒醫院、天津解放南路綜合醫院等項目正在積極醞釀。上述項目建成運營后,天津市衛生資源配置布局與結構將更趨合理,在天津市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層次多極化、服務模式多樣化的醫療服務新體系和辦醫新格局。
全方位多層次預約診療體系形成
患者平均等候時間減半
十八大代表、天津市衛生局局長王賀勝透露,作為天津市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市通過終端機、電話、網絡等多種途徑,現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預約診療體系,并基本覆蓋全市各區縣,患者平均等候時間縮短近一半,市民看病就醫更加便捷。
據介紹,針對群眾普遍反映的看病難問題,天津市積極推行形式多樣的預約診療、錯峰分時段診療和無假日門診等措施。今年前三季度,全市36所三級醫院和47所二級醫院已全部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預約診療801.7萬人次,占全市總門診量的28%,患者就診平均等候時間從53分鐘縮短到30分鐘以內。
目前,全市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推行了“早開診、晚閉診、午連診、夜急診”的全天候應診模式。今年前三季度,全市36所三級醫院已全部開展無假日門診,53所二級醫院中51所醫院按需開展無假日門診,公休日門診量639.3萬人次,占全市總門診量的22.1%,公休日開診的科室占日常門診開診科室總量的84.1%。
天津市713萬居民有電子健康檔案
南開區王頂堤街復康花園的孫大媽近日突發心肌梗塞,經過及時搶救,轉危為安。她激動地說:“健康檔案記錄著我的病史,醫生診斷、搶救及時,否則我可能就沒命了!”昨天,十八大代表、市衛生局局長王賀勝透露,截至目前,本市已為713.88萬居民建立了規范化的電子健康檔案,有了電子檔案為百姓提供系統性、協調性、連續性醫療服務就有了信息保障。
據介紹,居民健康檔案主要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居民家庭情況、健康體檢情況等。它對居民健康狀況及發展變化、影響健康的有關因素和接受各項衛生服務的信息進行規范記錄。建檔后,醫生可以根據上面的信息,更全面地了解居民的病史和就診情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治療。目前,本市城市地區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61%,農村地區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55%。
鄉鎮衛生院明年全建“國醫堂”
十八大代表、市衛生局局長王賀勝透露,下一階段天津市將堅持衛生工作以農村為重點的方針,將“國醫堂”建設由城區向農村地區拓展,明年全市涉農區縣衛生院將全部建成“國醫堂”,讓中醫診療服務更好惠及城鄉居民。
據介紹,為支持“國醫堂”建設,天津市財政設立了專項經費,兩年來共投入450萬元,各區縣財政也已配套了近千萬元資金。本市通過大力推進“國醫堂”建設,使得社區醫院實現了“兩升兩降”,即門診人次數上升,醫療服務收入上升;人均醫療費用降低,藥品費用占醫療費用的比例下降。截至目前,全市76個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全部建有“國醫堂”,118個鄉鎮衛生院建成了“國醫堂”,已占全市鄉鎮衛生院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