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9月17日電(記者艾福梅)為保障確實不能到校隨班就讀的7-14周歲重度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寧夏將逐步建立送教上門機制,今年開始試點,到2016年秋季學期起所有重度殘疾兒童均納入送教上門服務對象。
據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介紹,寧夏剛剛印發《〈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實施方案》規定,對確實不能到校隨班就讀的7-14周歲重度殘疾兒童,由各地教育部門制定送教上門工作方案,將送教上門任務按殘疾學生戶口所在地(流動人口按居住地)分配到相應的中小學,納入學校考核體系。
實施方案也給出了建立送教上門機制的時間表。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試點,2016年秋季學期起所有重度殘疾兒童均納入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由學校為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建立檔案,將其納入學校學籍管理。對實施家庭一對一送教上門服務的對象,原則上每周施教1次,每次2課時;對有能力到社區集中學習的送教對象,可定期安排在社區進行集中施教。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可根據殘疾兒童少年的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和安排。
送教上門學生同樣享受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此經費將在3年內予以逐步提高,2014年提高到4000元,2015年達到5000元,2016年達到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