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正日益成為世人關注的一個熱點
今年的“World Heart Day”是第14個世界心臟日;她是由世界心臟聯盟確定的,于1999年設立,每年一次,2000年9月24日為第一個世界心臟日,以后每年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為世界心臟日。(由于日內瓦時間比北京晚8個小時,也有媒體報道世界心臟日為9月29日)。
今年的世界心臟日主題是“健康的心臟環境”,其中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口號是“減鹽可挽救生命”。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頭號死因:在2008年有173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總數的30%。這些死者中,估計730萬人死于冠心病,620萬人死于中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受到的影響尤甚:超過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男性和女性的情況幾盡相同。
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ㄖ饕切呐K病和中風)的人數將增加至2330萬人。預計心血管疾病將繼續成為單個首要死因。
大多數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過解決諸如煙草使用、不健康飲食和肥胖、缺乏身體活動、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升高等危險因素而得到預防。
每年有940萬例死亡,或所有死亡數的16.5%可能由高血壓造成。這包括51%因中風造成的死亡以及45%因冠心病造成的死亡。
其目的是為了在世界范圍內宣傳有關心臟健康的知識,并讓公眾認識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為提醒人們的重視,世界心臟聯盟確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臟日”。
關于“世界心臟日”的來源
世界心臟病日是世界心臟病聯盟于1999年開始發起的重要活動之一,定于每年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天舉行,目的是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在世界范圍內宣傳有關心臟健康的知識,并讓公眾認識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喚起人們對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險因素——缺乏運動、營養失衡、吸煙等提高認識;同時,作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手段,開展控制危險因素的宣傳教育活動,目的是促進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預防,為各個成員國共享和傳播心血管疾病預防的最新資訊,創造良好的機會。
世界心臟病聯盟由來自97個國家的168個心臟病協會和心臟病基金會組成,成員國涵蓋亞太、歐洲、中美洲和非洲。世界心臟病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是總部設在日內瓦的非政府組織,致力于控制全球(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心臟病和腦卒中的發生,延長人類壽命,改善生活質量。
WHO目標:到2025年將鹽攝入量減少30%
世衛組織在9月29日世界心臟日呼吁各國對過多用鹽問題采取行動,通過落實世衛組織提出的減鈉建議,減少發生心臟病和中風的人數,從而挽救生命。
心臟病和中風等非傳染性疾病是21世紀的主要過早死因。世衛組織支持各國政府落實由九項全球目標組成的全球減少非傳染性疾病行動計劃,其中一項目標就是到2025年將全球鈉攝入量相對減少30%。
“如果到2025年全球能夠實現減鹽30%這一目標,就可將數百萬人從心臟病、中風和相關病癥中拯救過來”,世衛組織非傳染性疾病和精神衛生助理總干事Oleg Chestnov博士說。
我們膳食中的主要鈉源是食鹽。這可出自谷氨酸鈉和氯化鈉,世界上有許多地方將其用作調味品。在許多國家,食鹽的攝入80%來自面包、奶酪、瓶裝醬料、咸肉和現成飯菜等加工食品。
食用過多的鹽可導致(或促進導致)高血壓,并大大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平均而言,人們每天食用約10克鹽。這幾乎是世衛組織建議從各種來源獲取量的一倍,這些來源包括加工食品、現成飯菜和在家制備的食物(每天少于5克或低于一湯匙)。世衛組織建議年齡在2至15歲的兒童的食鹽量更要減少,要根據其生長能量需求作出適當調整。
“我們食用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有鹽,因為大多數加工或制備食品中的含鹽量很高,并且我們在家制備食物時會添加鹽”,Chestnov博士補充到。
Chestnov博士說,減少食鹽攝入是各國改善人群健康的最為有效方式之一,他敦促食品業和世衛組織及國家政府密切合作,逐步減少食物產品中的鹽含量。
WHO:減少食用鹽的戰略
世衛組織為減少食用鹽提出的以證據為基礎的戰略包括:
制定法規和政策,確保食品生產商和零售商降低食品和飲料產品中的鹽含量;
與業界達成協議,確保生產商和零售商提供健康食品(低鹽)并使人們可以承受;
在公共場所營造健康飲食環境(促進減鹽),比如學校、醫院、工作場所和公共機構;
確保食品標簽清晰,可使消費者易于了解產品鹽含量;
落實世衛組織關于向兒童推銷食品和非酒精飲料的建議。
個人和家庭減少鹽攝入的策略包括:
購買加工食品時閱讀食品標簽,查看鹽含量;
當購買制備食品時要求購買少鹽產品;
從餐桌上移除鹽罐和瓶裝醬料;
將一天中做飯添加的食鹽量最大數量限制在五分之一湯匙;
限制高鹽產品的頻繁食用;
通過多數情況下沒有添加食鹽并且沒有經過加工的食品餐食對兒童的口味進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