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及年輕勞動人口的流動,使“空巢老人”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引人關注的社會問題。有的地方甚至出現老年人在家中死亡多日才被發現的悲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可以說是現代人的“無奈”。政府也在建立以居家養老為核心、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多元化保障體系,實現政府、社區、家庭之間的聯動互助機制,探索及完善“居家養老”模式、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加大政府公共投入,這些都是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的積極措施。
陽泉免費“愛心餐桌”的創辦無疑是一件讓人暖心的好事,可以倡議推廣至更多社區,也可以通過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進行市場化運營,讓老年人不出社區就可以用餐或叫餐。社區如組織下崗人員或者困難家庭來為社區老年人準備餐點,便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可謂多方受益。
幾位老人說,之所以喜歡來愛心餐桌吃飯,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跟大伙兒嘮嘮嗑,吃飯氣氛好,讓他們的生活不再寂寞,老人的樸實話語道出了內心的真實需求。“空巢老人”除了日常生活缺少照料,心靈上也需要關懷。
筆者在這里多說一句,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僅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更是兒女應盡的義務,無論多忙,子女都應多多關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別讓“空巢老人”空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