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廚藝,天倫一家
——記浙商大“食為天小隊”暑期社會實踐
自“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親子節目開播以來,類似節目就頻現熒屏,張亮黃磊等大廚老爸可謂掀起了一陣對于新好男人的狂熱追捧浪潮,另一方面,城市人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讓不少家庭不得不放棄與家人相處的天倫之樂時光,整天埋頭于自己的工作當中,而忽略了家中年紀尚小的寶貝,只將他們丟給老人照顧。
七月盛夏,這個幾乎所有大學生都在社會實踐的夏天,自然也就涌現出了許許多多關愛留守兒童的的團隊,他們用自己的努力汗水,用自己的青春灌溉著這些祖國的小花朵,讓他們擁有一個即使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也充滿歡樂的夏天。而我們,來自浙商大食為天小隊的成員,卻用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讓工作繁忙的爸爸媽媽停一停奔波的腳步,陪一陪他們最親愛的的小寶貝。
食為天小隊歷時一個月,用自己的努力,在這個蟬鳴的季節,為自己的青春,為下沙寶貝的童年,也為忙碌的爸爸媽媽,奏響了一曲美妙的樂章。
“大廚老爸”,一場老爸掌勺、母子協助的親子廚藝pk賽,在七月初,獻給白楊,為白楊街道的老百姓們呈現了一次下沙版的“爸爸去哪兒”。在小隊成員前期的大力宣傳下,老爸掌勺的新穎比賽形式很快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和歡迎。小隊在東東城廣場和天元公寓設立現場報名點,分發小禮品,為來往的居民介紹活動形式和內容。家長們對本次活動十分感興趣,有許多老爸躍躍欲試,帶上寶貝興致沖沖的報了名,當然也不乏一些由于廚藝不精不敢報名的老爸,但是在小隊成員的鼓勵下,依然帶著孩子報了名,為的不是獎品,而只是純粹的陪伴寶貝。其中最讓小隊成員感動的是,一些家長雖然要上班,但是在聽說了這樣的機會后,愿意請假參賽,用自己的手藝,為孩子做一道美味菜肴。
比賽過程自然也十分精彩,經過前期社區海選后,共產生了13組優秀家庭,他們在東東城廣場上進行了最后的角逐。“老爸拿手菜”、“寶貝請點菜”兩個環節讓東東城的那個傍晚熱鬧非凡,整個廣場充滿了大家的歡笑、老爸作品的菜香以及參賽家庭的溫馨友愛,這也讓在場的工作人員十分感動。
決賽那晚很遺憾的在最后20分鐘飄起了小雨,即使轉發了微博熱門的“毒桃子”,也沒能讓小隊的實踐躲過這場劫難。就當眾人焦急萬分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大家忽然注意到了臺上還在燒菜的家庭,他們的臉上依然掛著笑容,老爸們依然翻炒著寶貝親手挑選的搭配詭異的食材,于是大家紛紛找出了雨傘,上臺為堅強的老爸們撐起一片晴天。比賽到這一刻,結果什么的都是次要的,相信這樣一次一家人在雨中一起烹飪的經歷一定會讓這幸福的一家子終生難忘。
“大不了請一個小時假,我會來參加比賽的”
“我們家寶寶選的菜就是最好的搭配”
“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環節,但是寶寶挑的都是最好的”
“拿不拿獎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來了,孩子開心就好了”
“這是最棒的活動”
“……”
這樣感動的話語便是食為天小隊在這個盛夏書寫的故事,一份屬于自己的青春記憶。
美好的故事每一個瞬間都值得被紀念,食為天小隊大廚老爸已經完美落下帷幕,而動人的故事仍在繼續。
食為天小隊 虞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