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北京2000多萬人早上起來,都想著心情很陽光,空氣很好,那一定不會有霧霾,這就叫共振。”這對于生活在北京隔三差五就經歷一場霧霾的人來說,是句不著邊際的玩笑話。然而,在身心靈輔導機構“創造豐盛”的學員們眼中,這就是萬物運行的真諦,他們對此深信不疑。他們甚至篤信羈絆自己多年的種種不幸會被這種“神奇的宇宙能量”所驅散,生活可以重見光明。
2016年8月,CCTV《焦點訪談》《新京報》等國內幾十家權威媒體陸續刊發了評論文章,揭露“創造豐盛”借“宇宙能量”等精神控制非法斂財10億的真相。“創造豐盛”宣稱是一個承載宇宙信息、傳播宇宙真理的生命成長體系。其創始人張馨月是吉林長春人,新浪微博認證為“身心靈導師”。自2014年創辦至今,“創造豐盛”在北京、上海、長春、南京等全國各省市設立了50多個中心,吸納會員超過1萬名。
這個由成功學、心理學、催眠術和心靈雞湯等匯集而成的課程收費驚人,層層升高:交5萬元,成為學習卡會員;300萬元,成為督導老師;800萬元,可以在自己的城市成立學習中心,做校長。每售出一張5萬元的學習卡,工作人員提成2000元,中心提成1萬。而每發展一名300萬元的督導,則提成6000元。普通會員—督導—中心校長,一級一級提成加盟,構成了創造豐盛的三級金字塔。
由于涉嫌詐騙和傳銷,目前,全國多地警方陸續接到“創造豐盛”前學員們的報案,但除了山西和吉林立案以外,其他地區的警方都還處于案情研究階段。法學專家指出:創造豐盛與真正的身心靈機構不同的是,他們不以提供實質性的商品或服務為主要獲利來源,而是以拉攏發展人頭為目的,形成了三級以上的層級,層層抽取報酬。這就符合典型的傳銷組織特征。
那么,在這場騙局中,是什么人在為這些高昂的學費買單,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學員投入巨資,甚至不惜傾家蕩產,親離子散?2016年11月中旬,本刊記者對一些學員進行了采訪,或許他們的故事可以破解謎團。
當你情感極度脆弱時,它就會乘虛而入
在“創造豐盛”的學員中,有相當一部人是婚姻出了問題,當時情感處于極度脆弱的狀態,比如家住云南的田源。
家在云南的田源和同事小陳陷入了一段婚外情,并且她決定離婚。然而,就在她辦完離婚手續的時候,小陳卻開始猶豫。那一刻,田源發現原來所有的海誓山盟在被現實沖刷后,都變得狼狽不堪。盡管兩人最終還是結婚了,但每天爭吵不斷。這期間,她又因為參加活動曠工,失去了一份工作,導致情緒一度崩潰,心底總有一個聲音在問自己:“當初的選擇,錯了嗎?”同時,又有一個聲音在說:“對錯不重要了,我絕不能再失去一段婚姻,我要想辦法挽救!”
恰恰就在這時,朋友推薦她去參加“創造豐盛”的免費心靈疏導沙龍。課上,她對一位女督導印象深刻,“她見面就和我擁抱,講話很貼心,處處能說到我心坎里。”導師還帶領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大家充分地釋放情緒。大哭過后,她好像覺得情緒好了一些,開始按照導師說的審視婚姻和自己的不足,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的光。
去了幾次之后,她仿佛在如麻的生活中找到了一把快刀,很快便辦理了一張5萬元的學習卡。
這之后,她終于生下了寶寶。但期待已久的孩子,并沒有對婚姻起到幫助,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創造豐盛”的救贖上。之后,田源每周末把孩子留給丈夫和母親照看,自己去參加“創造豐盛”的課程培訓。
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她和丈夫的關系仍沒有質的改善。導師告訴她,那是因為她還處于低頻狀態,吸引的都是負能量,只有付出更多的錢,才能提高振頻。為了擁有更高頻的能量,她開始投入更多的錢。小陳三番四次勸阻都沒用,他們的爭吵一步步升級,在一次她提出要貸款學習后,小陳憤怒之下當著她父母的面打了她。
被家暴后的第二天,田源開始找銀行貸款。已經被洗腦的她處于極度的恐懼之中:因為處于“低頻”,她已經被丈夫打了,不知道未來還會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創造豐盛”的導師告訴她,下決心刷卡,刷卡就能好。只要交出300萬成為督導,她就會擁有高頻的人生,痛苦的婚姻就可以得到改善。丈夫的拳頭,讓她覺得自己的婚姻再不“提升”,馬上就要瀕臨崩潰。她悄悄地從家中拿走了戶口本做了房產抵押,從多家銀行借貸,終于湊齊300萬元,并將這筆巨款交給了“創造豐盛”。
截至發稿日,田源連本帶息欠款近360萬元。小陳又氣又恨,幾次提出離婚;田源的父母更是苦不堪言。刷卡沒有帶給她宇宙能量,而是令她眾叛親離。
田源的故事雖是個案,但在“創造豐盛”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她的被騙仿佛只是一個偶然,但偶然是蘊含在必然之中的。據資料顯示,很多學員的經歷跟田源如出一轍,當內心最脆弱、社會支持體系最薄弱時,人的防御也最弱,最容易被洗腦。這時候督導幾句話就能擊中人心里最柔軟的地方,“你會感覺你的父母、丈夫也不可能這樣愛你、懂你、幫助你,只有我們才能。”被這些話擊中的人,就會完全不顧一切地交錢。和瘋狂買保健品的老人一樣,他們買的不是某一樣東西,而是一份家人給不了的關懷和理解,是一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縹緲希望。
現實版樊勝美,責任之殤
和田源不同,有些學員不僅是為了解決自己婚姻家庭中的問題,還在巨大的洗腦攻勢下,把“創造豐盛”作為一項事業的投資,希望通過它獲得經濟回報,滿足自己情感與利益的雙重要求。
于曉今年47歲,山東人,是上海的一家外企主管,同事眼中的女強人。多年將所有精力投注在事業上,她至今一直單身。弟弟是她唯一的心結。小她3歲的弟弟由于父母的過分溺愛,狀況不斷。10年前,弟弟因打傷人被關進了監獄,于曉前后一共花了十幾萬元,終于讓弟弟早日出獄。
禍不單行,不久后父親因病去世。于曉承擔起了“照顧”弟弟的責任。她雖然人在上海,但一直在給弟弟提供經濟上的支持,竭盡全力幫助他在老家找工作。
然而,10年過去了,弟弟不僅沒有變好,反而迷上了賭博。于曉覺得自己仿佛陷在泥潭里,雖然不停地與命運抗爭,卻越陷越深。她絕望地發現:她只能改變自己,改變不了弟弟。
于曉飛回老家,準備和母親一起幫弟弟戒掉賭癮。恰恰就在這個時候,鄰居推薦了創造豐盛的免費沙龍課程。之后的事情我們可想而知,母女倆慢慢被“只有高頻振動才能改變人生”的理念灌輸。“幾遍下來,當周圍的人都這樣,你很快就會失去理智,被導師帶著走。”于曉母女就是這樣,在“導師”的一步步誘導下,逐漸被灌輸了“創造豐盛”的諸多“理念”。
在課上,她們聽到無數因為“創造豐盛”而產生的“奇跡”。有的丈夫瀕臨破產的公司,在妻子學習創造豐盛后起死回生,接到前所未有的大單;離婚邊緣的夫妻關系也因為學習“創造豐盛”而親密如初……這一切,都被解釋為接受宇宙能量,身體、情緒高頻振動后的結果。救弟心切的于曉二話不說就辦了兩張十萬元的學習卡,她想:弟弟這回有救了。
安頓好弟弟和母親,于曉回到上海,又在上海參加了幾次“創造豐盛”的課程。這時,有督導鼓勵她投資800萬創辦一個學習中心,成為“傳播大愛的燈塔”,她心動了。
當她幡然醒悟后,這么解讀當時自己拿出所有積蓄800萬的心態。第一,經歷了半年的被“洗腦”,她已經完全認同了這套理論。第二,鑒于她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她從年輕時就有個心愿,要做公益沙龍或演講,宣揚夫妻關系對家庭和諧的重要性。而她認為,投資800萬創建學校,恰恰能滿足她這個夢想。第三,就是年近50歲的她處于事業瓶頸期,希望人生有個轉折,而“創造豐盛”恰恰許諾給她一個大餅,這里不光能造福人類,還能給自己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而以上幾點也是大多數中產人群身陷“創造豐盛”的最根本原因,這里激發了他們的成功欲望,為他們勾畫了一幅美麗藍圖。
在采訪中,于曉說她知道也許打拼了半輩子攢下的錢再也回不來了。她愧對當初信賴她借款給她的朋友。她現在勇敢地說出這一切,就是不想讓更多的受害者重蹈覆轍。
如果這只是個故事該多好
當陳麗敏在茶樓被一個沙龍吸引過去的時候,她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將就此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今年45歲的陳麗敏是很多人眼中的幸運兒,結婚20年,夫妻恩愛,育有一兒一女。通過夫妻倆的攜手打拼,生意越做越大,在沈陽擁有多處房產,名下數輛豪車。唯一讓她焦慮的事情就是身體出了一些狀況,頭疼難忍,做遍了所有檢查也找不出原因,但疼起來讓人根本無法入睡。
那次在茶樓吸引她的是“創造豐盛”的免費沙龍。陳麗敏聽了一會兒,覺得不錯,當天,出手闊綽的她就花50萬買了一張長期學習卡。
讓她驚奇的是,就在上完第三堂課后,困擾她好幾個月的頭疼突然消失了。導師告訴她,這是因為她“接受了能量”。“交錢后,‘創造豐盛’的創始人張馨月說:可以用她的能量和靈性幫助調節你全家人的身體健康,這輩子都不用愁了。”陳麗敏說,“導師”稱這是個用“神力”而不是人力的時代,是“靈性健康”“靈性創富”的時代,宇宙能量甚至可以治好癌癥。
跟她一樣,也有很多“創造豐盛”的忠實學員是由于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得不到改善,繼而投奔這里。“當時覺得上了課后自我感覺非常良好,沒有理由不繼續交錢上課。”陳麗敏接受采訪時這么說。她感到,只要進入了“創造豐盛”,判斷力就消失了。“導師會鼓勵你舞動自己的身體,鼓勵你和別人擁抱,告訴你現在的生活是多么不如意,而上課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如意。”
不到一年,陳麗敏在“創造豐盛”大量信息的灌輸洗腦下,堅信花更多的錢、招收更多的學員,才能讓高頻磁場聚集,這是造福自己和家人的行為。她不顧丈夫的反對,借貸800萬元成為“校長”。為了全身心投入這項工作,她將生意拋之腦后,溝通無果的丈夫,憤然與她離婚。
更令人痛心的是,因為堅信導師所說“學了創造豐盛,孩子不用管,他們會自己變好”,她疏于對正值青春期的兩個孩子的關心和監督,他倆沉迷網絡,學習一落千丈。
而為了能招收更多的學員,傳播所謂的大愛,她聽取督導的建議,借高利貸給學員培訓,外債高達2000多萬!為了還債,她已經變賣了家中所有的財產,仍有巨大的缺口,高利貸還會時不時到家里來要債恐嚇。“創造豐盛”不僅沒有讓他們全家人健康,反而把好好的一個人推入深淵。
如何辨別“偽身心靈機構”
上面的三個案例,僅僅是一萬多名學員中覺醒的個案,還有眾多學員在這片精神沼澤中深陷,而不自知。“創造豐盛”這個偽心靈機構到底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市場?我們要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心理專家認為:身心靈的概念本身并沒有任何不好,關于高頻能量的學說目前也處于科學探索、待驗真偽的未知階段;人們的生活脫離了生存的基線,就自然會朝向更高層面的追求和寄托,比如情感、精神、安頓心靈等等,這也是普遍規律;中國當前快速變化、人際的疏離等現狀讓人們緊張、焦躁、無所適從,急需抓住些可以依靠的心靈依托;而且中國人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精神和心靈的留白、空洞、虛無缺口太大,需要東西來填充。
因此,在巨大的需求背景下,眾多身心靈機構應運而生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是,它們良莠不齊,不乏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著“身心靈”的幌子趁虛而入,性質和傳銷人員以及使用養生概念欺騙老人錢財的保健品公司一樣,學習和掌握了一些心理學技巧,專攻如何洗腦和操縱人的心理,利用人們的需求和渴望,不擇手段獲取錢財,性質極其惡劣。
那么,為什么是這些人走入了“創造豐盛”的騙局呢?
因為他們具有明顯、共同的心理弱點:(1)女性尤其體現在情感方面,對于愛情或親情,比較敏感、脆弱,有的遭受過情感創傷、有的心理負擔過大,還有些痛苦和渴求通過軀體的形式表現出來。(2)她們的自我功能弱小,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但相應的識別力、判斷力、獨立思辨能力弱,易從眾且被人催眠、蠱惑、操縱。(3)心理弱小的人渴望權威和“神”來拯救自己,渴望臣服或和“神”融為一體,故弄玄虛的“導師”迎合了他們的需求。(4)遇到人生不可避免的痛苦,他們卻幻想能夠離苦。咨詢師會告訴來訪者人生的真相之一即是苦,我們要學會如何和痛苦相處;而詐騙機構則會通過暗示、催眠等手段產生的暫時身體癥狀的緩解、借用佛教的一些開示來編織解脫的幻相。(5)被欺騙的人通常有走捷徑達成奇跡的心理,類似“快速致富”,只不過這里的“富”指的是健康、情感或精神的回報。心理咨詢或真正的靈性成長強調個人需要付出努力、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日常實踐和修行。而騙子機構卻深諳這些人急功近利的心理,許諾“只要花大價錢,馬上會有大收獲”,或進一步“你之所以沒看到回報,是因為投入(錢)不夠”來套牢人。這些人潛在的各種貪念被激起,包括看起來很美的對福報的貪癡。可惜,無論是健康、長壽、情感、離苦還是福報,都不是簡單可以用錢交換而來。
怎么才能讓悲劇不再重演?
總結騙子們使用的心理技術以供辨別,主要有:催眠洗腦,即通過不停的簡單肯定句重復塑造人的信念,如只要花錢上課就能造福家庭或社會;神話權威者、“導師”,用某些儀式制造神秘、神奇或“奇跡”的效果;渲染團體的場氛圍,當周圍的信眾(可能是托兒)生動地分享“成功”經驗,團體的影響力會被呈幾何倍數放大;美好未來的幻相許諾等。
其實,無論玩什么花樣,騙人的身心靈機構并不難識別,因為他們很快即會暴露出謀財的意圖。正規合法的咨詢、培訓機構收費水平很容易了解到,凡是超出許多倍甚至鼓動人舉債充值、投資的機構一定有問題。
不管是心理還是身心靈的成長,首要都是立足自身,沒有什么比了解自己的弱點更能防止受騙上當了,即要覺察和警惕自己的貪念、幻想、執著、創傷、期待和渴望。
最后謹記:世上不是沒有奇跡,而是沒有能用錢買來的奇跡;也沒有自身無須努力、學習和實踐,僅憑錢財呼吁能量就可以實現美好愿望的途徑;所有的身心靈成長幾乎都是一個緩慢、百轉千回、逐漸領悟和漸進覺醒的過程,沒有捷徑,沒有速成,也沒有點石成金的“導師”。